01
我跟大成是經媒人介紹認識的。我長相平凡,大成憨厚老實,我倆就是這樣所謂的彼此適合吧。
婚後他什麼都聽我的,不是我多有能耐,而是他性格如此。自然,對公公婆婆也是言聽計從。
只不過,時間久了,他的心最終還是跟我走得最近。
婚後那幾年,生活還算比較美滿幸福。一個姐姐早已出嫁,日子過得很滋潤,還經常時不時過來幫襯婆婆。
我們結婚一年就分開過了,因為還有一個二弟。
我們的房子是公婆早就蓋好的,跟公婆前後院。再往前一個院,是奶奶和爺爺的。
婚後一年,基本算是跟公婆在一個鍋里吃飯。有什麼事還都一起商量。有了女兒,婆婆傾心照顧了一段時間,就去忙她的農活了。
婆婆養了三個孩子,年輕時肯定吃了不少苦,干起活來十分拚命,也捨不得離開那幾畝田半步。
孫女和農活對她來說都很重要,幸虧爺爺奶奶生活還能獨立,自己做飯吃,這就給公婆減輕了少負擔。
我是這樣認為的。
畢竟那時候很年輕,理解不了太多。
婆婆長得很壯實,一看就是憨厚人,對人也很熱情。
只是時間久了,發現她還是有點小私心的,她有個小毛病,愛吃甜食。家裡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剩下的東西,基本都讓她吃了。
後來,她患了糖尿病,這才不得不吃些清淡的東西。
我跟婆婆的隔閡,是弟媳婦進家以後。
我對人掏心掏肺,就是嘴不會說。而弟妹就不一樣,在外打工幾年,一身時髦裝束,燙著大黃波浪。
嘴甜得像抹了蜜,人也很勤快。不但公公婆婆喜歡,就連爺爺奶奶都喜歡。
二弟的新房,是爺爺奶奶讓出來的。
沒有宅基地了,又不能沒房子結婚,據說,是婆婆逼迫爺爺奶奶答應的。
還許下承諾,老二家一直在外打工,根本不回家,他們走了,爺奶還能進他們新房子住。
總之,爺爺奶奶的三間土坯房,加一間大門房,都被重新翻蓋了。而那間大門房也是爺爺奶奶做飯的地方,一口小鍋,是用幾塊泥磚壘起來的。
房子扒了之後,爺奶先住進了一個簡易棚裡面,前期是每頓飯跟著公婆吃。
農活忙的時候,婆婆顧不上做飯,我回家做好,就給他們送一碗。
畢竟,那會兒婆婆對爺奶還有點感恩之心。
二弟結婚後,二弟妹把一家人「哄」的個個開心。爺奶住那簡易棚好像也不覺得苦了,不得不說,一個新人的威力實在不容小覷。
而且,我特別記得,婆婆為娶到這樣一個兒媳婦,臉上特別增光一樣,逢人便夸。
只是,爺爺奶奶跟著婆婆吃口飯可以,住新房,好像就有些不情願了,倆新人前腳走,婆婆後腳就把門鎖了。
爺爺奶奶此時怎麼想?
終歸無力回天了吧。
02
也不知道,二弟和弟妹對婆婆使了什麼魔法,婆婆對他們真是牽腸掛肚。
有什麼好吃的好用的,只要能留得住,全部留著,等到年底給他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無論春夏秋冬,爺爺奶奶的簡易棚都不是那麼讓人好受的。
所以,爺奶跟婆婆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了。
之前婆婆對爺奶的承諾,一句沒實現,那個新房,爺奶能進去坐一次都不錯了,別說住了。
但一切都晚了。
我看不過,跟婆婆吵了一架,婆婆竟然翻臉到要把爺奶都讓我養。
我養就養,把爺奶接過來,這一養就是三年。
我們的這個家,終於有了分派。
二弟媳回家來,就塞給婆婆一個大紅包,也送給爺奶,只不過沒有給婆婆的大。
還給婆婆買衣服,好吃的,凡是面子的事兒,她都做了。
所以,婆婆就對她閨女長閨女短的叫,而,我跟爺奶都成了她的眼中釘。
我這才發現,一個人自私的本性暴露,真是一發不可收啊。
事事件件都跟我們計較。
好在她對我的孩子還不錯,只要去她那裡,就留在那裡吃飯,有好吃的也給孩子吃點。
念這一點,我把能吞咽的委屈,就都吞咽下去。
但是,時間越久,我才越發現,爺奶的問題,根本不是我接過來養就能解決的問題。
而爺奶年齡越來越大,我要種地,還跟老公跑著小生意,還要照看孩子,實在無力照顧爺奶周全。
為了讓婆婆醒悟,我勸爺奶還是回到簡易棚去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有脾氣有情緒跟公婆去爭。
公公天生的內向人,遇事別人說十句,他能說半句,什麼事都做不了主,婆婆一鬧,他就六神無主。
婆婆什麼事都使硬態度,爺奶對她是沒辦法的,所以,她從來不妥協。而爺奶的房子,時間越久,越像是她的。
我們都爭不過。
一晃多年過去,奶奶生病離世,走得安詳,但不瞑目。我知道,她放不下爺爺,而越來越年邁的爺爺,一夜間憔悴了很多。
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什麼也做不到,我沒有本事,沒上過幾天學,沒有能力掙大錢,自己兩個孩子的費用,就夠我跟老公吃力了。
有時候看不過去,就把爺爺拉我家裡,尤其冬天,屋外結大冰,簡易棚結小冰。
門口的幾塊磚上面,就是他跟奶奶用了一輩子的鍋。但是,冬天他根本點不起來火。
我給他送點吃的,讓老公催促公婆也給爺爺送點吃的。
不得不說,自從奶奶去世以後,爺爺就沉默了,神情上一直很落寞,鬱鬱寡歡。
後來,二弟家也不出門打工了,雖然跟爺爺一個院子,但幾乎不照顧爺爺,頂多想起來就扔他點吃的。
二弟家生孩子,親朋好友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爺爺才跟著吃了頓大餐。
他吃完就回自己的小屋了。
而婆婆全部身心都在二弟家。
不管什麼理由,什麼原因,她就是疼二弟。
03
十幾年下來,我跟婆婆也幾乎形同路人,也因為我跟老公跑小生意,太忙,天天天不亮就出門,半夜回來,在各個村裡跑糧食,收上來再賣,賺點差價。
爺爺80歲了,也許他有點糊塗,也許人老了,就是這樣,成了一個不斷鬧情緒的小孩子。
他跟婆婆是鬧了好,好了鬧。
公婆是不給爺爺一分錢的,但他們捨得照顧二弟家。
爺爺一年的零花錢,就是姑姑和出嫁的姑姐給的,我也會給點,也就千八百塊錢,春暖和,秋涼,天氣舒服了,就自己到集市上買點小零食,也叫所謂的好吃的。
但是,他明顯對婆婆不滿,他倆老吵。
那次幸好是夏天,爺爺跟婆婆吵完架,第二天天還不亮,就自己騎著自行車哭著找自己女兒(姑姑)去了。
畢竟80歲了,情緒又不好,眼睛也不太好使,就連人帶車摔在溝里。
在溝里趴了半天,被自行車壓著起不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最後還是被早起幹活的姑姑村裡人發現,趕緊把他拉了出來,這才把姑姑叫了過來。
那次倒還好,姑夫很擔心,為這事也對婆婆怨氣很大,嫌婆婆不管爺爺,萬一摔厲害了怎麼辦?
80歲的骨頭,哪能禁得起那麼摔啊。
就這樣,在姑姑家住了半個月,儘管不捨得走,還是不得不離開女兒家,回到自己的簡易棚里。
住姑姑家也不現實,姑夫不好說話,而姑姑又做不了主。
再後來,我們村被列入規劃村。我們住了很久的大棚,直到新房能用,而這個階段,爺爺身體越來越老了。
住新房一年多,爺爺就在爬樓中,不慎掉了下來,摔倒在地,沒一個月就離世了。
婆婆悲不悲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想趁機撈一把是真的。
公公一個姐一個妹。妹妹(二姑)成家在東北,幾十年前就因癌症去世了。
但婆婆根本不放過,讓人送信給二姑夫,來弔唁。
我大姑姐婆家家境好,婆婆就想讓她多出點錢,但是,她又不能越過爺爺的兩個女兒,大姑姐畢竟是孫女。
她滿以為兩個姑夫都能出上萬,結果兩人一致出了5000塊。
婆婆就嫌少,對人家冷言冷語。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老人沒了,誰還願意跟你來往呢?即使不拿一分,你又能怎樣?
她不明白,這其實就是最後一次的一家人了,從此就是陌路。
婆婆才不管這些。
婆婆發橫財的願望落空了,但賺不了多的賺少的,反正都是個賺。
爺爺老了,婆婆也不年輕了,她的腿走路像瘸子,年輕時幹活落下的病根,高血壓,糖尿病,腰部等等,一身的毛病。
後期基本就是動不動進醫院。
大姑姐照顧她到不耐煩,二弟家根本就徹底撒手了。而婆婆還以為是她給二弟東西不夠,從大姑姐家摳過來的東西,全部送上去。
即使如此,二弟妹也不領情,喜歡的就收,不喜歡的直接拒收。
婆婆的腿疼的走不了路,讓二弟家帶她去醫院住院。
結果,晚上九點,我接到大姑姐電話,說婆婆被扔到她家門口了,她已經送進醫院了,讓我們過去。
我聽得出,大姑姐很不願意管她,但也沒辦法。
我跟大成馬不停蹄直奔醫院,進醫院看到婆婆在不停地嘮叨,大姑姐說:「你還上趕著疼人家,怎麼不送你進醫院?」
「你就別說啦,他們不是不方便嘛?方便的話怎麼還找你?」扭頭看到我,露出驚訝地表情。
我們多久沒說話了?估計她都想不起來了。
「媽,您的問題我跟姐都會管,但是,有些帳該算的就要算清楚,我們不給您要任何東西,只希望您心裡明白一些事兒。」我說。
「什麼事兒啊?我啥不明白?還給我算帳,有什麼好算的?」婆婆並不領情。
大姑姐打斷她:「你再執迷不悟,我跟大弟家都不理你了,你愛找誰找誰去。」大姑姐生氣地說。
婆婆這才不吭聲了。
我們都知道,她在盼老二家,可是,老二家,此時早就睡著了吧。
本號收錄好故事,請私信
感謝關注,謝謝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