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港娛、內娛大融合,觀眾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昔日高不可攀的港台明星出現在內娛節目上。
說到露面頻次最高的港星影帝,非「邪神影帝」吳鎮宇莫屬,他曾是「萌爸」,也是需要別人來「指教」的導演,還是「追光哥哥」。
除此之外,吳鎮宇參加的訪談類內娛節目不勝枚舉。
通過各類內娛節目,我們發現了這位大銀幕上演技鮮明個性的實力影帝私下裡生活化、大眾化的一面。
香港電影巔峰期,各種戲路的明星比比皆是,代表電影質感的張國榮、梁朝偉,適配性強的梁家輝、劉青雲,動作巨星成龍、李連杰,商業偶像巨星劉德華、鄭伊健,喜劇大家周星馳,「惡人」代表——四大惡人,「奸人」代表龍方、吳毅將,「狠人」代表張耀揚、周比利,「邪人」代表吳鎮宇、黃某某、「憨人」代表杜某某、林子聰。。。。。。
那是一個色彩斑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年代。
那個時代因為各種靚色,香港影壇輝煌無比,不負自己「東方好萊塢」的美名。
而悉數香港影壇的影帝巨星,會發現:「剛正」影帝劉德華與「邪神」影帝的一正一邪,是對比鮮明的兩種「不一樣的煙火」。
而這兩位影帝,能王冠等身,全拜大佬導演杜琪峰的慧眼調教。劉德華的五個影帝中,前兩個金像影帝均來自杜導的影片,分別是《暗戰》和《大隻佬》。
吳鎮宇大大小小影帝加起來有4個,其中分量最重的「三金」影帝——金馬影帝來自杜琪峰鮮明「銀河映像風格」的電影《槍火》。
這杜琪峰導演的兩大愛將,也因其差異性巨大的表演風格和銀幕形象,豐富了杜SIR的「電影帝國」。
2004年,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吳鎮宇攜《無間道2》之威角逐最佳男主角,如果獲獎,他將成為另一位集齊金像、金馬影帝的巨星。
這一次,他遇到了劉德華的《大隻佬》、劉青雲的《忘不了》、張學友的《金雞2》、任達華的《PTU》。
如果按照得獎呼聲和五部影片的口碑,吳鎮宇無疑是最熱門的人選,他也特意換上一身粉色長袍,準備好了獲獎感言。
然而當頒獎嘉賓曾志偉、馮小剛念出劉德華的名字時,台下的吳鎮宇有些錯愕。
典禮過後,意難平的吳鎮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了這句話:「香港的娛樂圈,講運氣、講人脈、講觀眾緣,但是不講實力,實力是放在很後面的。」
這是吳鎮宇第三次提名金像影帝,此時的劉青雲已是第7次提名,張學友第四次提名,任達華第一次提名,這四位此前都未得到過此榮譽。
而劉德華也是第7次提名,此前他在2000年依靠《暗戰》拿過一次,這是他第二次獲獎。
此後吳鎮宇又兩次提名金像影帝,不過沒有再獲獎,或許他將成為金像影帝遺珠,也許他會老而彌堅得償所願。但有成龍大哥十次提名零獲獎在前,得到與錯過其實都不意外。
其實縱覽吳鎮宇這近40年的演藝生涯,與劉德華同年的他可謂大器晚成。多年的龍套生涯,他幸運不過「喜劇之王」周星馳。
1992年,當他與劉德華共同演出曾志偉電影《絕代雙驕》,才憑藉反派角色「江玉郎」提名十年來第一個大獎——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而他與劉德華的合作,除了92年這部《絕代雙驕》外,還有89年電影《傲氣雄鷹》(吳鎮宇戲份不多)和2018年好評網劇《東方華爾街》(劉德華監製,吳鎮宇主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是兩位同為1961年生人、生肖為牛的巨星唯有的三次合作,2004年劉德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的發言(希望與吳鎮宇再度合作),沒想到是在14年後劉德華監製、吳鎮宇主演的方式進行。
下面列舉幾部吳鎮宇「邪氣」橫生的幾部電影中的角色和劉德華從影生涯中的幾個「剛正」角色,來看這兩位正、邪影帝的隔空對決。
1996年,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除了憑藉憑藉此片迅速大紅的鄭伊健、陳小春外,劇中吳鎮宇扮演的角色「靚坤」也成為他從影生涯的一次神乎其神的炸裂演出。
他囂張的肢體語言和誇張的說話方式讓人不寒而慄,他對母親的孝順和對對手的殘忍對比鮮明,這樣一個神經質的矛盾綜合體全都在吳鎮宇的舉手投足間自然展現。
加上他在電影《旺角揸FIT人》中的同類型表演,吳鎮宇「邪派」演員的名頭在香港電影圈打響。
劉德華在從影生涯的前20年演出過不少經典的古惑仔角色,相對於鄭伊健塑造的高大上的「扛把子」形象,他的古惑仔似乎都是社會的底層人物,在接地氣的同時也更多了幾分同情、共情之處。
對比吳鎮宇的「靚坤」,可以選擇劉德華1988年電影《旺角卡門》中塑造的大哥「阿華」。阿華沒有幾十、幾百個手下,他也沒辦法隻手遮天、呼風喚雨,他似乎只有烏蠅這麼一個不省心的小弟。
對於這個愛惹事的小弟,阿華已經做到有情有義了,他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解救自己的小弟於槍口、刀口之下。任何一個小弟,有這樣的老大罩著真的是三生有幸。
然而小弟烏蠅在想揚名立萬、干一票大的喪命的同時,也斷送了大哥阿華的愛情甚至生命。
或許劉德華的批評者會說:那時的劉德華演技還是太稚嫩,不夠1996年的「靚坤」打,但27歲的年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角逐是對劉德華演技的認可與褒獎。
那時的劉德華還只是一個有點影響力的影壇小生,他還做不到讓金像獎評審給他面子。
1999年,杜琪峰的銀河映像拍攝了兩部電影,捧出了兩位新的影帝,這兩部電影是1999年9月23號上映的《暗戰》和歷時19天完成拍攝、11月19日上映的《槍火》,兩位新影帝分別是第二年4月16日獲得金像影帝的劉德華和同年12月2日摘得金馬影帝的吳鎮宇。
也許比較這時的兩位新人影帝有些不合適,因為雖然同為一個導演拍攝,但兩部電影的風格本不相同。
《槍火》是典型的銀河映像風格的冷峻HB片,而《暗戰》是傳統的銀河映像風格+黑色幽默的警匪片。
《槍火》中的雙主演之一的吳鎮宇飾演的是街頭混混轉化而來的殺手「阿來」,他雖為殺手,但滿身邪氣和狂妄,剛出場觀眾似乎在阿來身上看到了「靚坤」的影子,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吳鎮宇的性格和情緒跟著轉換變化,一動一靜,收放自如。
《暗戰》是劉德華演員生涯的里程碑之作。杜琪峰在這部戲中沒有拿掉劉德華的慣性耍帥表演方法,因為這是劉德華身上的一個標籤,也是觀眾喜歡看到的。
既然不能做減法,那就做加法,杜SIR讓劉德華多一點對角色內心的思考和情境變化的琢磨,最終我們看到了一個表演層次鮮明的「雅賊」形象。他可以冷酷如劫匪,可以性感如火辣女郎,可以是參透人生、直面死亡的絕望病人。雖然最後他死掉了,但很多人對他的死表示同情,劉德華沒有毀掉他保持了十幾年的「正」的形象,還將這種形象的深度和廣度進行了延展。
2003年,吳鎮宇拍攝了他從影以來表現最出色的電影《無間道2》,劇中他飾演的角色「倪永孝」可以說是這位邪神影帝的演技巔峰,讓人們不禁想起了《教父2》里阿爾.帕西諾的麥可.科里昂,冷靜頭腦下隱藏著瘋狂的復仇計劃,吳鎮宇不動聲色的表演可以說是金像獎頒獎禮的一大遺憾。
在吳鎮宇錯失金像影帝的同年,劉德華錯失投資《無間道》後的補償之作——《江湖》公映,這也是劉德華最後一次飾演幫派大哥形象(如果您把《掃毒2》算計在內的話,那這就是一次錯誤的總結)。他的「洪仁就」形象與吳鎮宇的「倪永孝」形象完全不一樣,也是一組鮮明對比,此處因篇幅關係不再深入剖析。
光影悠悠,滄海桑田,曾經的「東方好萊塢」已無其太平盛世的繁榮景象,巨星的北上,中心的轉移,都在訴說這一段曾經光輝但盛名難復的變遷時光。
但即使時光匆匆,那些年,那些巨星,那些經典的角色,留在觀眾的心裡沉醉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