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出去讀書後,劉大媽的時間就多了起來,畢竟自己也可以抽出時間來賺更多的錢,不用自己無時無刻的管著自己的孩子了。正好村裡辦了個企業,就進去做了工人。丈夫則一邊務農,一邊打零工,有了她的工資後,一家人生活好過多了,自己也能夠慢慢的攢一些錢,將來自己要用錢的時候也能拿的出來。
做了七八年後,劉大媽已經是個熟練工了,一個月能賺兩三千。只不過,這時兒媳打來電話,說想把孩子帶回來讓他們帶。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城工作了,後來結婚,兒媳是他的同事。
為了給兒子結婚,劉大媽把家底都掏空了,但家底就那麼多,兒媳是有意見的,老兩口對她也懷有一絲愧疚,所以,她說讓他們帶孩子,他們僅僅只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
之所以猶豫了一下,是因為帶了孩子後劉大媽就不能去上班了,也就是說,一個月要少兩三千塊錢收入。丈夫的年紀漸大,有的零工已經打不動了,這筆錢對家裡很重要,不過,丈夫說:「沒關係,以後我多攬點活就行了。」
兒子和兒媳帶著兩歲多的孩子回來了。臨走前,兒媳抱著孩子哭著不肯鬆手,一再叮囑他們說:「寶寶挑食,你們不要讓他光吃肉不吃蔬菜,還有他愛出汗,要經常給他擦乾,還有,他認生膽小,晚上不要帶他出去……」她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最後又擔心他們忘記,將這些要點寫了下來。
劉大媽覺得她想得太多了,要都按照她的要求來帶孩子,至少得請幾個人來伺候,而且,劉大媽也不相信她自己能做到。不過,劉大媽仍然不停地點頭答應。劉大媽跟兒媳其實並不是很熟,結婚到現在三四年了,加一起她也沒在家裡待半個月,不願為這點事惹她不高興。
最終,兒媳還是哭哭啼啼地走了。小孩子忘性大,哭了一會兒就在爺爺奶奶的逗樂下笑了。此後,雖說有時還會想爸爸媽媽,但次數已經越來越少了。
有一天,兒媳寄了一個自己淘換下來的手機給劉大媽。劉大媽有個老人機,接接電話足夠了,不過現在看到兒媳寄來的手機挺好看的,就用了這個。哪知道一用之下,麻煩也就來了。
兒媳幾乎每天都要在吃晚飯的時候打一個視頻電話來,一開始還很客氣地問幾句好,後來就直接找孩子接。孫子根本就沒想媽媽,正在那吃著,結果看到視頻後又哭又叫。他這邊哭著,那邊兒媳也哭,說:「兒子呀,別怪爸爸媽媽呀,我們要賺錢。爺爺奶奶對你好不好,能吃飽嗎?冷不冷?村裡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