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錯人」還是「不會相處」向內歸因,提升愛的能力

2021-12-16

「找錯人」還是「不會相處」?一個是外歸因,一個是內歸因;一個要求外界改變來適應自己,一個願意了解外界,進而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也許在愛情里,一個人容易幸福還是不容易幸福,區別就在於自己遇到問題時的一念之間:是向外歸因還是向內歸因。

歸因方式發生了改變,在情感關係遇到問題

時,當他們不再認為是「找錯人」了,而歸因為

「不會相處」時,也就開始了自我成長的道路,

探索和尋找跟愛人相處方法的旅程,也走上了一條能讓自己的婚姻幸福的路。

——《愛的五種能力》

讀完文章節選後,有種確實如此的感覺。

無論是在和朋友相處,還是和家人愛人一起生活,我們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出現,但大多數人都在向外歸因。

妻子覺得自己在家操勞家務,又要養育孩子,這麼的辛苦。為什麼丈夫不能幫襯一下,給自己搭把手,分擔一下家務。

丈夫認為自己在外面上班辛苦,壓力很大,回家後想放鬆一下玩玩手機,看看電視,為什麼妻子總是埋怨自己不做家務。工作已經夠累的了,回家了也不消停。

我們都把原因歸結為對方不夠完美,要求太多,態度不好,卻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沒有換位思考過對方的感受。只一味的要求別人改變,並不曾想過改變自己。

常言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人呢?因為改變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走出舒適圈」,這樣的行為難免有些背離我們原本的習慣,在某種程度上無疑是痛苦的。

因此我們常常對身邊的人寄予厚望,希望對方能夠改變:

比如女生不喜歡聞到菸草味,就希望男朋友可以改掉抽菸的習慣。丈夫很愛喝酒,經常爛醉如泥的回家,妻子免不了抱怨一通,希望對方能夠戒酒。孩子總是考倒數幾名,自然也避免不了父母的一頓批評教育。

當對方無法改變,不能滿足我們的期望時,我們就會受到困擾,心煩,失落等消極情緒的影響,埋怨對方為什麼不能改變呢?我都是為了你好!時間一長,矛盾自然越積越深。

最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我們覺得自己沒錯,是這個人不行,換一個人就好了。但正如作者所說的,如果不能正視問題所在,換一個人的結果自然也是如此。

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小缺點。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要抱有太多期望,超出預期就會有驚喜感,沒有達到預期也不會感到失落。

當問題發生時,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試著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從內因開始,提升我們愛的能力。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