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生活似乎也不錯,沒人管自己半夜吃甜食,開心了放首喜歡的曲子……
但這些都只是表象,對於獨自生活的喜慈而言,孤獨才是常態。昔日愛人的影子已無處尋找,兒女各有各的一堆麻煩事。
而且她漸漸發現,自己似乎患上了幻想症:
總覺得家裡燈忽閃忽閃的,還有人走來走去;對面樓上的一個男人,每天8點準時偷窺自己。
於是她在冰箱上給自己貼了一張紙條,每天讀三遍提醒自己——
不要給別人和孩子添麻煩,生病了就去醫院;到了該去養老院的時候,也要笑著去。
可在被醫生診斷患有輕微妄想症後,不想成為別人的累贅的她,還是決定了結自己的生命。
一邊是無止境的孤獨,越來越肆虐的病魔侵蝕;一邊是主動迎接死亡,乾乾淨淨地走。
看著老太太單薄的身影,只讓人覺得一陣鼻酸。
本以為,老年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平靜安穩、難起波瀾的。
沒想到只看個開頭就破防了。
千姿百態的人生
萬幸,在喜慈最孤獨無助的時候,她的「閨蜜們」出現了。
可等到觀眾們開始期待,喜慈能夠被這些老朋友治癒時,卻發現這些老人各自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
其中和喜慈關係最要好的是晶雅,即羅文姬奶奶飾演的角色。
她的老公石均是個大男子主義、脾氣暴躁的鐵公雞,天天玩命使喚她,還總因為一點小事就大聲呵斥她。
晶雅買菜多花了點錢要被罵;晶雅和他頂了嘴,他會生氣地把老伴關在門外閉門思過。
她曾懷過一個兒子,可胎兒不幸夭折;好不容易把三個女兒拉扯大,卻因為沒有兒子,在婆家一直受欺負。
一把年紀了,還要像傭人一樣去三個女兒家打掃衛生,賺到的錢自己一分都不花,全部寄給住在療養院的母親。
操勞一生,晶雅好像沒有一天為自己活過。
她一直在等丈夫實現結婚時的諾言:等他退休,兩人就把所有的錢取出來,一起去全世界旅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