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演員」兩個字的尊重,富大龍一直堅持劇本的質量:劇本太水的不接、歪曲歷史、嚴重抹黑歷史人物的不接、劇情善惡主題顛倒的不接。因為對角色始終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所以富大龍選劇本一向都是反覆斟酌,這一點倒頗有魏晉風骨的派頭。
其實「李天狗」一角最初定的是陳建斌,富大龍是屬於候補類型,只是因為「四郎」沒有檔期,所以才花落富大龍,但影片播出後,富大龍卻讓我們看到了他與角色的合二為一,他的表演足以讓觀眾相信,他就是李天狗,換了誰都會差一點。
富大龍一直都是隱在角色背後,通過所飾演的角色來和觀眾對話,所以對於富大龍這個名字,也許你會陌生,但提起角色,總有一個你能記住的:《走西口》中前後反差很大的反派「梁滿囤」、《隋唐演義》里陰鬱好色的暴君「楊廣」、《縱橫》里的虎狼之君「嬴駟」等等。
一人千面拒絕捧殺
其實觀眾並不傻,一個演員有沒有認真對待角色,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直到現在都還記得富大龍在劇中的一句:「這天下的賤民,為何反朕?」就把隋煬帝的不屑與神氣表達的淋漓盡致,最重要的是看劇的時候都怕他隨時變臉,所謂伴君如伴虎,也算是真切體會到了。
不得不說,有的演員在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會很出彩,像唐國強的帝王之氣,或者是吳京正氣凜然的英雄路線,但像富大龍這樣能上能下的很少,既能上得廟堂之高,演繹雄才大略、印象詭譎的帝王,也能居於江湖,演繹膽怯懦弱的平民,可謂是一人千面。
回到「才子」這個問題上,富大龍老師目前擁有的技能有:武術、京劇、古琴、書法、馬術、散文詩歌等等。在散文詩歌方面,富大龍出版了《牧歌》、《那些雨水》、《雜花詩冊》等作品;書法方面,富大龍的作品還被五台山收藏,可見這技術含量還是有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