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歲喪父,曾靠賣啤酒賺錢!拒嫁豪門後,她為何逆襲成億萬女星?
愛看港劇的人,想必都對佘詩曼不陌生。
她長著一張溫婉如水的臉,看著不聲不響,卻在入行20多年裡,留下了很多經典。
《倚天屠龍記》里柔弱秀麗的周芷若:
《金枝欲孽》里心思深沉的爾淳:
《使徒行者》里江湖義氣的釘姐:
展開全文
在美女如雲的港圈,佘詩曼並不顯眼,長得不算有辨識度,氣質也偏柔弱,但就是這樣的她,硬是殺出了一條路來,獲得TVB的力捧,成為TVB黃金時代的最後一位花旦。
和她同時代走紅的人,或淡出熒幕,或人氣不再,唯獨佘詩曼還在演戲,還演得有滋有味。
哪怕做配角,也能熠熠生輝,怎能不讓人夸一句不簡單!
娛樂圈有幾大令人費解的困惑:帥哥美女不知道自己的美、陪朋友參加活動被星探發掘、無心入行卻總被人推薦。
佘詩曼便是如此。
她出生於香港一個中產家庭,5歲以前的生活可謂順風順水。但從爸爸意外身亡後,以往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只能靠媽媽拉扯著3個孩子長大。
1997年,22歲的佘詩曼從瑞士回來後,開始考慮未來。賦閒在家的她還沒想好要從事什麼工作,卻被媽媽推到了一扇門前:
那一年恰好是香港回歸年,香港小姐選舉辦得熱熱鬧鬧。媽媽看到廣告後,便託人幫她偷偷填了一張報名表。
從未想過會進娛樂圈、選美比賽時總低頭看地的佘詩曼,就這樣被動地入了行。
像所有認真的港女一樣,勤勤懇懇做這一份工,而且一做就做了20多年。
在那一屆的港姐選舉中,她只是第三名,原本不會獲得太多的資源。
劇組工作人員也不待見佘詩曼。
開工遲到2分鐘,被副導演指著鼻子爆粗口罵,甚至直接把劇本丟她身邊。而她也不敢生氣,只能強忍著不哭,乖乖把戲拍完。
佘詩曼在接受採訪時回憶「很害怕,每天去片場的時候都沒信心」。當然,背地裡是憋著一口氣,發誓一定要靠真本事贏得別人的尊重。
為了練好台詞,佘詩曼每天都大聲讀報紙;表情神態不到位,那就對著鏡子反覆揣摩;還常常向其他前輩請教,觀察他們的表演方式;當然,也惡補了很多影視作品,學校別人的表演方式。
她沉浸其中,甚至有時候一天只睡一個小時。
時間花在何處,是看得見的。
2000年,佘詩曼和張智霖合作了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她扮演的是伶牙俐齒的女孩祝君好。
剪得短短的男仔頭,整個人潑辣俏皮,眼神里處處入戲,一改從前的嬌柔扮相,佘詩曼憑藉祝君好這個角色打了個翻身仗,拿下了當年「我最喜愛的電視劇女角色」獎。
大家都夸佘詩曼演技進步很大,走到大街上,也有熱情的粉絲喊 「祝君好」,把一盒一盒的蛋卷酥往她手裡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從那以後,佘詩曼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演技日益精湛,演藝事業順風順水。
在堪稱宮斗劇鼻祖的《金枝欲孽》里,她再次和黎姿合作,一個是呆笨美人玉瑩,一個是心機深沉的爾淳。
由於把壞人演得太逼真,有個原本要找佘詩曼合作的月餅廣告,被嚇得撤掉了合作,說「那個人太壞了,我們不要她了。」
所以,後來《延禧攻略》找佘詩曼出演嫻妃一角時,她也猶豫過「觀眾會不會因此而討厭她」。幸好她沒有因此而拒絕這個角色,否則我們該遺憾了。
但佘詩曼不同,她的黑化在意味深長的眼神和唇齒間似有若無的笑。這種隱藏情緒收著演的方法,或許沒有大吼大叫來得刺激,但卻更走心,也因此而餘韻悠長.
汪明荃對佘詩曼的演技很認可,曾誇獎她演戲時一秒鐘變臉。
2006年。佘詩曼憑藉《鳳凰四重奏》獲得雙料視後,激動得泣不成聲。
畢竟這一路走來,從嬌羞膽怯的小白到有實力有口碑的真演員,其中的艱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對於事業成功的女人,人們總有一種窺探欲,想看看她的感情生活。
不過佘詩曼對自己的情史,談得不多,但也可以從中看出她的婚戀觀。
佘詩曼的初戀家境優渥,是個富二代,只要她點頭,一畢業就可以結婚當闊太太。每天啥也不用干,吃飯、睡覺、看電視,再就是買買買。
可佘詩曼不願意,她覺得自己才22歲,怎麼能就此過一輩子?
後來,佘詩曼也和「港姐殺手」李念緯談過。
但談了一段時間後,倆人的分歧就出來了:李念緯想結婚,而她還想拼一拼事業,早早嫁人相夫教子顯然是不行的。
在後面的戀情中,比較著名的有陳浩民。
關於陳浩民,我之前也寫過,他浪蕩多情,風流債一籮筐。所以,他們在一起後,TVB的高層都不同意,覺得影響佘詩曼的前途。
曾經,佘詩曼也是個高喊著要嫁人當媽媽的女孩,覺得那樣是最安全的。
但這麼多年職場打拚歷經世事,她卻越發明白香港的傳統婚姻中,女人最重要的是相夫教子。
而這,不是她想要的。
佘詩曼是柔軟的,也是堅韌的,她骨子裡是想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她覺得愛情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也不能輕易妥協和將就。至於婚姻,更是一生的課程,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所以一定要選個好伴侶。
不得不說,佘詩曼很清醒,看得很透徹。
她很清楚愛情和婚姻對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懂得謀愛先謀生、愛人先愛己,始終把命運抓在自己的手裡。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又如何?
婚姻說到底,不過是生活方式的一種,最重要的是自己活得舒心自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