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想過會進娛樂圈、選美比賽時總低頭看地的佘詩曼,就這樣被動地入了行。
像所有認真的港女一樣,勤勤懇懇做這一份工,而且一做就做了20多年。
在那一屆的港姐選舉中,她只是第三名,原本不會獲得太多的資源。
劇組工作人員也不待見佘詩曼。
開工遲到2分鐘,被副導演指著鼻子爆粗口罵,甚至直接把劇本丟她身邊。而她也不敢生氣,只能強忍著不哭,乖乖把戲拍完。
佘詩曼在接受採訪時回憶「很害怕,每天去片場的時候都沒信心」。當然,背地裡是憋著一口氣,發誓一定要靠真本事贏得別人的尊重。
為了練好台詞,佘詩曼每天都大聲讀報紙;表情神態不到位,那就對著鏡子反覆揣摩;還常常向其他前輩請教,觀察他們的表演方式;當然,也惡補了很多影視作品,學校別人的表演方式。
她沉浸其中,甚至有時候一天只睡一個小時。
時間花在何處,是看得見的。
2000年,佘詩曼和張智霖合作了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她扮演的是伶牙俐齒的女孩祝君好。
剪得短短的男仔頭,整個人潑辣俏皮,眼神里處處入戲,一改從前的嬌柔扮相,佘詩曼憑藉祝君好這個角色打了個翻身仗,拿下了當年「我最喜愛的電視劇女角色」獎。
大家都夸佘詩曼演技進步很大,走到大街上,也有熱情的粉絲喊 「祝君好」,把一盒一盒的蛋卷酥往她手裡塞。
從那以後,佘詩曼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演技日益精湛,演藝事業順風順水。
在堪稱宮斗劇鼻祖的《金枝欲孽》里,她再次和黎姿合作,一個是呆笨美人玉瑩,一個是心機深沉的爾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