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刀貳
在偌大的香港,豪門家族遍地而生,大大小小的豪門多如牛毛。
而這些豪門深處的故事也同樣精彩。
從李氏家族到郭氏兄弟,他們的人生如同電影情節一般絢麗,但也不可避免地夾雜著悲劇色彩。
有一個人,雖不似其他富商一般出名,但他的財富卻不容小視。
沒有花花故事,一生低調行事,身邊的髮妻陪伴終老,膝下6子3女。
這個人就是把持著「百億帝國」的羅鷹石。
可誰知,一切美好的生活都在他死後變得模樣。
俗話說「養兒防老」,可在這家豪門深處,卻是6子3女奪家產,「軟禁」年邁母親的悲境。
9個曾讓自己引以為傲的孩子,卻為爭奪600億家族遺產上了港媒的頭版。
只有一子無心捲入內戰,卻也因與朱玲玲的花邊新聞,出名更甚。
一生低調的「羅氏家族」,當真要敗落在後輩手裡?
一、
羅鷹石的發跡與李嘉誠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同樣的慘敗家世,同樣的聰明伶俐,同樣對做生意有天賦,
但不同的是,李嘉誠的發跡有著髮妻莊明月的影子。
而羅鷹石卻是從小與生意打交道。
1913年,羅鷹石出生在廣東省普寧市。
在他出生時,他的父親靠著經營土特產養活一家人。
還在苦苦償還祖輩留下的債務。
直到羅鷹石出生,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才有所好轉。
那時,羅家人還不知道,這個自帶天才光環的少年,會將平平無奇的小商鋪變成「百億帝國」。
從小,羅鷹石就展現了比常人更強的記憶力和口才。
7歲那年,羅父就帶著他前往泰國謀生。
雖然羅鷹石年紀不大,卻十分靈通地和父親學起了做生意。
依舊是賣土特產和華洋百貨,彼時的羅鷹石還是父親手下的小跟班。
父子兩人在外謀生6年之久,直到羅鷹石13歲那年,羅父才將他帶回了潮州,讓他繼續接受教育。
可在學校還沒待多久,羅鷹石又被父親召喚去了泰國。
因為人手不夠,15歲的羅鷹石繼續謀生之途。
在羅父的悉心教導下,羅鷹石的生意經也越發有模有樣。
五六年之後,羅家又開設了布匹行業。
從上海和日本低價買進布料,再將這些布匹高價賣給泰國人。
一來二去,羅鷹石跟著父親狠賺一筆。
之後,羅家在泰國的生意越做越大,布料也極盡花哨,買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供不應求時,羅家只好多開設幾家分店。
那時,羅家終於將祖輩留下的債務空缺填補乾淨,
而羅鷹石也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
1936年,羅鷹石與杜莉君在泰國成家。
眼看著美雋在旁,事業有成,但羅鷹石卻並不滿足。
在他看來,泰國的發展空間還是太小。
而眼下的香港正是發展之際,如果能將生意做到香港,前途豈不是光明坦途?
於是,一心想要自立門戶的羅鷹石帶著杜莉君走進了香港大世界。
如果說,在泰國謀生是為了生活,那麼走進香港則為了抱負。
胸懷大志的羅鷹石怎麼都沒想到,這趟香港之旅,
不僅成就了他的一番偉業,還讓他的子孫後輩陷入了親情與利益的漩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二、
1938年,初到香港的羅鷹石繼續嘗試老本行。
他用了一萬元港幣,在南北行開設了一家鋪子,專門用來經營洋貨和布匹生意。
他從廣州、上海、天津多地購入,又在香港與泰國高價賣出。
沿襲著家族生意經的他,穩穩地賺下了一筆可觀的資金。
但說到底,家族的產業依舊不是羅鷹石的抱負,於是,他想要通過自己的產業來證明自己。
他一邊為家族打工,一邊馬不停蹄地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
等來等去,羅鷹石終於等到了協議分家這一天。
1951年,羅家將幾個子女叫到一起,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要自立門戶,獨自出去打天下。
而早已在外漂泊的羅鷹石自然沒有意義,拿著分到了10萬分紅資金,他揚長而去。
他將這筆錢繼續投入到香港店鋪內,擴充面積,開設分店。
短短4年的時間,羅鷹石就把當初了10萬變成了100萬。
賺了人生第一個100萬後,羅鷹石並沒有滿足現狀,他又將目光鎖定在香港房產上。
「十個香港富豪,九個靠房地發家。」
這句話雖有誇張之意,但卻是香港富豪的真實寫照。
而羅鷹石也敏銳地發現了香港房產的秘密。
於是,他決定走進未知的地產行業。
1962年,羅鷹石用自己和妻子的名字,成立了「鷹君置業」,
目光銳利的羅鷹石,乘著70年代房產的巨浪,楊帆而行。
不過短短10年,羅鷹石就將房產行業變成了酒店、地產等多個分支,並且成功上市。
股票的迅速增長吸納了大量資金,羅鷹石有看準了時機,
將旗下的分支公司齊齊上市,於是「鷹君置業」,搖身一變稱為了「鷹君地產」。
十年前的公司,十年後的集團,羅鷹石實現了自我的超越和蛻變,並躋身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1981年,「鷹君地產」的市值已經超過9億港元,成為了香港20家地產公司之一。
但巨大的利益和成就,不僅沒讓羅鷹石迷失方向,流連花叢,反而讓他更珍惜家庭,一生低調行事。
要問一個富豪為何能做到如此,還要說他身後的賢妻良母杜莉君。
三、
在羅鷹石在外打拚時,杜莉君在家相夫教子。
默默支持著這個男人,養育著9個孩子。
杜莉君的一生,生育了6子3女,
在她的教導下,9個子女各個爭氣,學習成績十分優異,無一不是從知名學府中走出來的人才。
看著子女們成才優異,羅鷹石既開心又擔心。
他開心孩子們的成績,也擔心他們做不到低調勤奮。
於是,用心良苦的他制定了一個規則:凡是想要從商都要從基層員工做起,只有做得好才有被選拔的機會。
另外,想要去國外留學的子女,必須半工半讀,自己賺取生活費,解決溫飽。
這樣的家族規定,不但沒有消減子女們經商的興趣,反而躍躍欲試。
1967年,長子羅孔瑞首先進入鷹君置業。
在鷹石置業上市的關鍵時刻,羅孔瑞便在父親身邊盡力協助。
那時,誰人不說一句「虎父無犬子」。
學著父親的樣子,羅孔瑞一邊在家族裡學經驗,一邊又和表哥建立了建築公司。
但世事無常,羅孔瑞雖然能力超然,但奈何容易聽信小人之言。
在建立建築公司後,羅孔瑞卻被官司纏身,還被公署叫去喝茶。
一來二去,羅孔瑞在父親那裡建立多年的信任就此坍塌。
不再受父親器重後,羅孔瑞也十分無奈。
但不論長子如何,羅鷹石還要繼續挑選繼承人。
於是,二子羅旭瑞閃亮登場。
1979年,羅旭瑞學著大哥的樣子,也選擇走進家族企業,被羅鷹石重點培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而羅旭瑞也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便是股市操盤的能力,還收穫了「股壇狙擊手」的美名。
在加入家族企業的第二年,他開始收購公司,將鷹石集團的上市公司從兩家增加到三家。
超出常人的能力,讓羅鷹石很高興,卻也有擔心之意。
一個人能力超強後,他又能否學得會低調呢?
顯然,羅旭瑞還沒學會。
1982年,鷹石集團遭遇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一度到了賣股權的地步。
但到底是用股權還是用資產保全集權,父子兩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
可這件事還沒商量出結果,羅旭瑞就被發現與外人聯手惡意收購自家的產業,
而鷹石集團也因此痛失兩家上市公司。
自此,羅鷹石與令自己引以為傲的二子反目成仇。
看著眼前的場景,羅鷹石十分痛心,而另一邊的羅旭瑞卻帶著從父親手裡奪來的公司自立門戶。
父子反目成仇的心結讓羅鷹石耿耿於懷,直到去世時,依舊沒有解開。
而他留下的600億遺產,也獨獨沒有二子的份兒。
眼看著老大老二都慘痛退場,羅鷹石又將目光盯上了三子羅嘉瑞。
當時,羅嘉瑞正在美國行醫,在聽到家族的消息後,他火速趕回國內,順便還叫上了同樣學醫的五子羅英瑞。
可奈何兩人是學醫的好手,卻對生意並不感冒。
情急之下,羅鷹石又將六子羅啟瑞安排到兩人身邊,盡力輔佐。
誰知,並不被看好的三子羅嘉瑞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才幹。
在他的經營下,鷹石集團用了5年的時間,終於從飄搖的邊緣重回正軌。
從那之後,鷹石集團算是真正度過了危機。
之後,羅嘉瑞不負眾望,將鷹石集團發展成價值千億的集團公司。
順勢成為羅鷹石的接班人。
而一直沒有出現的四子羅康瑞,雖然沒有身在家族企業,卻自力更生,並不比其他人差。
大學畢業後,羅康瑞向父親借了一筆資金,隨後決定單幹。
並且成為了羅鷹石眾子中最有眼光的一位。
但要說他最大的新聞,遠不是家族紛爭,而是與朱玲玲的那段情。
朱玲玲,霍震霆的前妻,霍啟剛的生母。
在霍震霆與之離婚後,羅康瑞迅速追求,不惜拋棄妻女,也要與朱玲玲走到一起。
兩人的故事甚至一度走上了娛樂新聞版面。
其實早在朱玲玲成名前,羅康瑞便對其情定終身。
但奈何霍震霆搶先一步,抱得美人歸。
2007年,霍震霆與朱玲玲的婚姻敲響了結束的鐘聲,
兩人離婚後,羅康瑞便與妻子和平的結束了婚姻,轉而搭訕朱玲玲。
重得所愛的羅康瑞,於2008年迎娶朱玲玲。
在兄弟們內戰不休止的時候,羅康瑞美人在旁,好不逍遙自在。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
讓羅鷹石沒想到的是,自己最不器重的孩子,反而過的最為幸福。
四、
2006年,93歲的羅鷹石駕鶴西去,留下了杜莉君和600億遺產。
之後,三子羅嘉瑞成為了集團新掌門,擴充集團,增長市值,並拿到了集團最大的份額。
父親離世,百億的遺產讓幾兄弟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而羅鷹石生前信任的滙豐信託,也在他死後成為了羅氏家族四分五裂的誘因。
2016年,早已消失已久的二子羅旭瑞重回羅家,
這次不是看望年邁的母親,而是要拿回屬於他的百億遺產。
為此,他不惜將年過百歲的母親杜莉君「軟禁」在自己的家中。
而杜莉君也沒能幫他拿回遺產,為此他又將母親告上法庭。
就在這個時刻,備受羅鷹石寵愛的六子羅啟瑞心中憤憤不平。
自己付出不比三哥少,為何自己分最少?
於是,六個兒子成了兩個幫派,開啟了家族遺產爭奪戰。
一隊支持羅嘉瑞,一隊支持羅旭瑞。
三個女兒也糾纏其中。
而杜莉君不但沒有安享晚年,卻被幾個子女吵鬧不休。
為了平息這場傷情的戰爭,杜莉君將滙豐告上了法庭,希望拿回家族信託權。
可官司打了兩場,不僅沒勝訴,反而賠掉了2億訴訟費。
直到2020年6月之後,杜莉君只為個人增加了三份持股,之後再無其他舉動。
而羅氏家族的百億遺產依舊沒有定奪。
其實,羅鷹石的幾個子女,無一不是行業精英,手裡的公司更是眾多,
但為何還要繼續這場爭奪戰?
或許,人的慾望本是無窮無盡,
而在那個豪門深處,親情和利益的對比又是如此鮮明。
年少時,兄弟姐妹還是親密無比,可長大後,兄弟姐妹已是奪財利器,
而懷抱溫暖的母親,只能用自己的微弱的呼喚,企圖喚醒孩子們僅剩的愛。
打拚一生,留下百億遺產,卻讓孩子們為此爭破了頭。
如果,羅鷹石沒來香港,只停在泰國,那麼他的人生會不會更加圓滿一點呢?
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看完記得關注@文刀貳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