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相聲演員」奇志大兵,走紅後就裂穴,19年後二人差距天差地別
在九十年代,有這麼一句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
當時馮鞏齊名的搞笑藝人不是趙本山、潘長江,而是一個叫「奇志大兵」的組合。
作為相聲界的標杆組合,「奇志大兵」在九十年代初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那時的郭德綱還不知道在哪裡玩泥巴,奇志大兵率先用相聲打響名聲,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相聲演員。
如果他們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也許相聲界就沒郭德綱什麼事了。
可惜,他們只能在走紅前共患難,沒法在走紅後共富貴。
2003年的組合「裂穴」,讓奇志和大兵走向天差地別的極端。
這些年,他們到底發生什麼了?
01 「奇志大兵」的誕生
展開全文
1991年大學畢業後,大兵成為了一名部隊政治部演出人員。
在三年的軍隊生涯中,大兵表現及其優秀,斬獲了不少獎項。
但這不是大兵的追求。
他離開了軍隊,在1993年回到了家鄉長沙,進入了長沙廣播電台,以「大兵」為藝名成為了一名播音員。
得到任職書的時候,大兵興致勃勃想要在播音這一行大展拳腳。
可真正開始工作,他就發現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礙於待遇福利不錯,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他都學著適應。
可最後他發現,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是「適應」兩個字就能改變的。
1994年,大兵自動解聘,放棄了旁人眼饞的高薪職業,在家待業。
就在大兵陷入迷茫的時候,他遇到了曾經的相聲老師奇志。
在大兵十四歲那年,在公園見到了正在練習相聲的奇志。
大兵對相聲很感興趣,便鼓起勇氣上前搭話:「您可以教我相聲嗎?」
奇志覺得大兵生得伶俐,便教了他一些基本功,算是大兵在相聲路上的引路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