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相聲演員」奇志大兵,走紅後就裂穴,19年後二人差距天差地別
在九十年代,有這麼一句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
當時馮鞏齊名的搞笑藝人不是趙本山、潘長江,而是一個叫「奇志大兵」的組合。
作為相聲界的標杆組合,「奇志大兵」在九十年代初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那時的郭德綱還不知道在哪裡玩泥巴,奇志大兵率先用相聲打響名聲,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相聲演員。
如果他們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也許相聲界就沒郭德綱什麼事了。
可惜,他們只能在走紅前共患難,沒法在走紅後共富貴。
2003年的組合「裂穴」,讓奇志和大兵走向天差地別的極端。
這些年,他們到底發生什麼了?
01 「奇志大兵」的誕生
展開全文
1991年大學畢業後,大兵成為了一名部隊政治部演出人員。
在三年的軍隊生涯中,大兵表現及其優秀,斬獲了不少獎項。
但這不是大兵的追求。
他離開了軍隊,在1993年回到了家鄉長沙,進入了長沙廣播電台,以「大兵」為藝名成為了一名播音員。
得到任職書的時候,大兵興致勃勃想要在播音這一行大展拳腳。
可真正開始工作,他就發現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礙於待遇福利不錯,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他都學著適應。
可最後他發現,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是「適應」兩個字就能改變的。
1994年,大兵自動解聘,放棄了旁人眼饞的高薪職業,在家待業。
就在大兵陷入迷茫的時候,他遇到了曾經的相聲老師奇志。
在大兵十四歲那年,在公園見到了正在練習相聲的奇志。
大兵對相聲很感興趣,便鼓起勇氣上前搭話:「您可以教我相聲嗎?」
奇志覺得大兵生得伶俐,便教了他一些基本功,算是大兵在相聲路上的引路人。
後來大兵考上大學,師徒倆便逐漸失去聯繫,沒想到竟在此刻又重逢了。
這些年奇志為了妻子一直留在湖南打拚,賺得不多但也能養活一家子,可一身相聲本領卻無處施展。
師徒倆湊在一起秉燭夜話,一邊喝酒一邊聊著自己的不得志。
也不知道誰先說了一句:「我們可以一起講相聲啊。」
兩人之後的話題就變成了「合作」。
他們越聊越起勁,覺得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提案。
師徒倆一番合計,決定去娛樂場所講相聲,「氣質大兵」組合就這麼誕生了。
首場秀是最為關鍵的,直接決定下一場能拿多少錢。
他們倆都清楚這一點,故此對第一場相聲非常重視。
他們博覽百家之長,精心設計了相聲的每一句台詞、說話時的每一個表情,他們反覆練習了上千遍。
一個笑話講一遍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講十遍就會變得無聊透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一遍一遍的練習中,奇志和大兵的台詞和表情都成為了機械化的表演。
這樣的情況下,相聲怎麼會精彩。
首場秀結束,奇志大兵鞠躬下台的時候,現場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掌聲。
老闆很不滿意,但也給了三十塊酬勞,謝絕了他們第二次演出的要求。
摸著這皺巴巴的三十塊錢紙幣,師徒倆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奇志對自己的相聲水平很有信心,為何不受觀眾喜愛呢?
要是換做別人,不被觀眾喜歡,必然早早就放棄了。
可奇志不是一般人,他拉著大兵一起研究節目為何不受人追捧。
經過仔細觀察,他們發現北方的相聲在長沙有些水土不服,長沙老百姓很難get到北方相聲中的幽默。
於是,他們決定改變相聲的表演方式,用長沙本地方言來講台詞。
他們不再一股腦的模仿相聲大師的段子,而是創造貼近長沙人民生活的段子。還別說,長沙人民挺吃這一口。
就這樣,「奇志大兵」組合逐漸在長沙打開了知名度。
02 迎來事業巔峰
奇志大兵名氣上漲,商演也就越來越多。
相聲講究的就是一個新意,一直翻來覆去的表演同一堂相聲,觀眾會失去耐心和期待。
為了維繫觀眾的熱情和支持,奇志和大兵只能不停想新點子。
沒有演出的時候,師徒倆會湊在辦公室七嘴八舌地討論一天,這個段子討論到那個包袱。
要跑演出的時候,大兵會騎著摩托車去奇志家接他,隨後師徒倆一起去現場演出。
最忙的時候,他們要跑五六個場子。但無論多忙,大兵都會堅持去奇志家接師傅。
彼時的大兵是發自內心地尊敬這個帶他入行的領路人。
在一場接一場的演出中,兩人的名氣水漲船高,成為了長沙街頭最火熱的藝人。
湖南台從中看到了商機,果斷地向奇志大兵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們上《幸運731》。
在娛樂場所表演哪裡比得上正統的電視節目,奇志大兵忙不迭地答應了邀請。
就這樣,奇志和大兵完成了「街頭藝人」到「明星」的轉變。
初次登上螢屏,師徒倆的表情非常亮眼,贏得了觀眾的好評。
湖南台見效果不錯,立馬為師徒倆量身打造了許多節目。
不出意外,收視暴增。
湖南台的綜藝一直很成功,在全國範圍內都有著超高的收視率,借著這股東風,奇志大兵在國內打出知名度,五湖四海的觀眾都知道長沙有這麼一對會講相聲、演雙簧的搞笑組合。
1991年,名氣大增的奇志大兵組被春晚導演看中,收到了春晚節目組的邀請函。
他們知道若能牢牢把握住這次機會,人生將打開新的篇章。
於是,奇志大兵放下了手中的所有工作,全心全意備戰春晚,抱著極大的熱情和期待仔細雕琢作品。
在春晚前的一審、二審中,奇志大兵的相聲節目《白吃》很順利地通過了審核。
朋友都紛紛恭喜他們,覺得已經十拿九穩,誰料在第三次排練的時候被刷下來了。
沒辦法,他們只能帶著精心排練的作品回湖南。
就在他們收拾好行李即將登上返程的火車之際,傳來了一則好消息:春晚節目組決定留下《白吃》。
在當年,小品是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相較而言,相聲的受眾少很多。
節目組害怕相聲反響不行,便決定刷掉奇志大兵。但導演事後又將兩人的節目反覆看了好幾遍,覺得相當精彩,不能出現在春晚舞台上很是可惜,於是就留下了這個節目。
事實證明,春晚導演之所以能成為導演,最重要的特質是「眼光好」。
奇志大兵的相聲得到了觀眾相當熱烈的響應,在當年獲得了最佳節目二等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對於一個初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組合來說,這是相當不多的成績了,奇志大兵也因這個節目火遍全國。
甚至有人將他們和牛群、馮鞏兩位老師放在一個天平上,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
奇志大兵成了相聲界的新貴,成了行業的標杆,成了娛樂圈炙手可熱的笑星。
在世人眼裡,他們是最合拍的搭檔,是亦師亦友的知心人。
可他們真的有那麼親密無間嗎?
03 分歧
有人說,奇志大兵關係最開始分化的時間節點是在1998年左右。
當時兩人在湖南走紅,在全國小有名氣。
比起奇志,更加年輕活潑、幽默搞笑的大兵享受著更高的人氣。
年輕又有天賦,大師李金斗很欣賞大兵,將他收作了弟子。
大兵喜出望外,連連磕頭遞了拜師茶。
對於大兵而言,這是天大的機遇。
大兵的「毫不猶豫」無疑是對奇志最大的諷刺。
在相聲這條道路上,奇志是大兵的領路人,說是「全力幫助、傾囊相授」也不為過。
再加上奇志大兵身處同一個組合,或多或少會有點競爭關係。大兵比奇志紅,又率先被大師收為徒弟。
無論明面上說得多好看,奇志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許不痛快吧。
可惜在世人眼裡,奇志仍然比不上大兵,昔日的「奇志大兵」組合成為了「大兵奇志」。
大兵越來越紅,投資商們聞著利益的味道,一下就圍了上來。
電視劇、廣告、商演······
數不勝數的邀請讓大兵的錢袋子越來越重,也讓他忙碌不已疲於奔命。
他擠不出時間去和奇志商量新的作品,沒法用之前純粹的心態講相聲。
奇志能夠容忍昔日的弟子壓自己一頭,卻無法容忍搭檔忘了初心。
他知道作為一個相聲演員,是靠作品安身立命的,而非廣告、電視劇。
這份「不爽」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埋在了兩人的心中。
在2002年的一次相聲比賽中,這顆炸彈爆發了。
在據悉,兩人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產生了很激烈的爭吵。
令奇志沒想到的是,大兵發了一通脾氣後,竟然摔門走了。
這是對觀眾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奇志為了撐住場面,只能獨自單口相聲、不時和主持人互動,才算是演完了一場節目。
大兵的所作所為讓奇志很是惱火,在仔細斟酌要不要散夥。
另一邊的大兵卻覺得自己更紅,理該分更多的錢,不如散夥算了。
於是,嘔著氣的兩個人短暫的「分手」了。
很快有圈內人士聽到風聲,立馬來勸和兩人。
「奇志大兵」組合的分手可比普通情侶分手要麻煩得多。
巨大的利益糾葛讓奇志大兵無法輕易散夥,牽一髮動全身,損害的遠不只是他們二人的利益,與他們有關的電視劇、綜藝節目、廣告代言都會受到的影響。
考慮到這些原因,奇志嘆了口氣,給大兵打了個電話,遞了個台階過去。
就這樣,奇志大兵和好了。
他們就這樣走向happy ending了嗎?
04 裂穴
當然不是。
奇志大兵表面上和好了, 但內里的齟齬卻是與來越深。
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在創作方面發生了衝突。
奇志大兵組合是以「方言」為賣點,在湖南走紅。
彼時的他們已經走出湖南,在全國範圍都享有名氣。
大兵覺得既然面向全國,就該為全國人民服務,不該局限在「湖南方言」上,
而奇志卻覺得不能忘本,「方言」是他們的特色,不能夠拋棄。
他們對於創作的看法,一度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奇志和大兵在那段時間裡,可謂是互看對方不順眼。
但他們心裡很清楚,離了對方自己紅不了。
故此,他們都儘量忍讓對方。
這導致兩人在那段時間的狀態非常彆扭,明明心裡憋著事,但誰也不說。
那種感覺讓他們很難受,卻毫無解決的辦法,只能一直擰巴著。
在「社交相處」上,人是可以妥協的。
但在藝術的追求上,大兵無論如何都不會妥協。
大兵說:「我一定要堅持我認為正確的東西。」
一步都不肯退讓的兩人,沒有意外的走向了決裂。
2003年2月的最後一場演出落幕後,他們對著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觀眾還以為是例行的鞠躬,殊不知這是組合「奇志大兵」的告別。
當天夜裡,大兵喝了一口酒,給奇志發了條簡訊:「別忍著了,散夥吧。」
收到這條簡訊的時候,奇志沉默良久,心中思緒萬千,最後回了一個字:「好」。
這對合作十年的黃金搭檔就這麼各奔東西。
自那以後,奇志大兵再也沒有同台說過相聲。
之後的大兵找上趙衛國當新搭檔,在2004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趙衛國無疑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相聲演員,但他和大兵的搭配遠不如大兵和奇志來得默契。
但有著之前累積的名氣,大兵沒有糊,反而是事業多面開花。
其實「奇志大兵」組合的分崩離析對大兵的影響很小,只要他按部就班的熬資歷,往後也能成為一位人人尊敬的相聲大師。
可惜他自己作死,把自己的事業作沒了。
2009年,大兵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有位嘉賓唱黃家駒的歌曲。
可在介紹的時候,嘉賓不慎將「黃家駒」念成了「黃家狗」。
作為主持人的大兵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嘉賓的口誤,立馬糾正對方的讀音。
到此為止,大兵的處理方式還算正常,但之後的操作就很令人迷惑了。
模範黃家駒的嘉賓在舞台上積極表現,一蹦一跳很是活潑。
也不知道大兵是怎麼想的,竟然隨口說了句:「黃家駒當年就是這麼蹦死的。」
大兵言語中對生命的漠視、對已故前輩的不尊重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受到無數粉絲的口誅筆伐。
對於粉絲而言,黃家駒離去本就是件令人傷懷的事情,節目嘉賓和大兵的行為無疑是在粉絲的傷口上撒鹽。
而節目嘉賓的名氣遠不如大兵,故此大兵成為了輿論的風暴眼。
大兵對此相當不解,相聲台上什麼玩笑都能開、什麼混帳話都能說,他已經習慣了嘴上不把門。
這件事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讓大兵事業自此一蹶不振,在娛樂圈幾乎銷聲匿跡。
直到2016年,大兵才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這一次,他又引起了軒然大波。
05 口碑分化
2016年年底,有網友曝光了一段大兵罵交警的視頻。
視頻中的大兵盛氣凌人,大罵交警:「你算老幾。」
這副枉顧禮法的囂張模樣看得網友火冒三丈,他再次被罵上了熱搜,成為了輿論口誅筆伐的對象。
在輿論瘋狂嘲諷大兵的時候,事情的真相終於曝光。
原來是一位老者闖紅燈撞上了大兵的車,交警迅速趕來處理。
但大兵覺得交警的處理方式不夠公正,才導致這一幕的發生。
這事的確是闖紅燈者的過失。可在浪海濤天的輿論中,又有誰會關心事情的真相呢?
網友眼中只會看到大兵盛氣凌人挑釁交警的模樣。
為了平息輿論,大兵發布了道歉視頻。
他陳述了事情經過,並為對交警不禮貌、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道歉。
可大眾並不買帳,大兵的評價直接跌到谷底,昔年靠著「奇志大兵」打下來的口碑化為烏有。
比起大兵淪落至「人人喊打」的局面,奇志的狀況要好上不少。
跟大兵散夥後,奇志低調了很多。
在2007年的時候,醉心公益的奇志獲得了中國紅十足授予的「愛心天使」稱號。
他成了德才兼備的老藝術家。
這幾年,奇志再次將精力和時間放回相聲上。
他收一批徒弟,組建了「湘聲喜劇社」,跟郭德綱的「德雲社」如出一轍。
唯一不同的是,湘聲喜劇社在湖南地區發展,名氣不如德雲社。
可在湖南老百姓的心中,湘聲喜劇社更受好評,奇志也比郭德綱更有本事,覺得奇志才是首屈一指的相聲大師。
也許是看到了昔日搭檔的風光,大兵幡然醒悟,為了挽救自己崩塌的口碑,他開始頻頻做慈善。
等到自己風評逐漸好轉,大兵也開始收徒弟,將自己包裝成「相聲大師」。
如今的大兵,知道觀眾不買他的帳,早就轉換目標培養徒弟。
他只能縮在一個小小的天地內,早沒了往日的風采。
從春晚舞台淪落到小小的劇場,不知大兵可有懊悔。
如果大兵當年不合奇志散夥,亦師亦友的奇志必然會關照提點他。
大兵也不會走到如此境地。
對於大兵而言,奇志不只是一個搭檔,也是演藝路上、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者。
可惜,大兵不懂這個道理,為了眼下利益失去了良師益友,人生也就脫軌了。
至於奇志呢?
他在走紅之後,未被巨大的名利沖昏頭腦,仍然對觀眾、舞台保留著最原始的敬畏之心。
這也是在組合裂穴之後,奇志仍然能在相聲界站穩腳跟的最大原因。
從組合裂穴,過去19年了。
他們的結局早已寫完,之間的差距令人唏噓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