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與企業性質有什麼關係?所以很多人開始懷疑柴靜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在紀錄片中,柴靜盛讚西方環境治理的先進性。不過,她的觀點其實偏向國內發展。西方國家的工業有害氣體排放量之所以相對較低,是因為它們經歷了大環境污染的過程。
當她提出要保護環境時,居然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國有化的經營上,還想把石化行業的國有化轉為民營化,這讓很多人懷疑她的用意。
事發後,柴靜處於被人罵的狀態,只好回美國隱居,做家庭主婦。
後來,她解釋了此事:孩子生前患有良性腫瘤,一出生就得動手術,所以他選擇在美國生孩子。
誰能指責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這件事就該告一段落了。她氣質優雅,鋒芒畢露,言辭犀利而敏銳。單從專業水平來說,她是一名優秀的記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