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陳寒柏,好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2003春晚舞台的《今非昔比》,演繹了一個「陳老救」的形象,描述了農村快速發展、農民勤勞致富的故事,謳歌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帶給我們的美好變化。
2004年,陳寒柏又跟隨自己的師父侯耀文再登春晚舞台,表演了相聲《十二生肖大拜年》,這一段可以當做一個舞台劇來看,但如果用相聲的標準來要求就顯得不太合適。
還有一段大群口《回眸望九》一群人在台上吵吵嚷嚷,也沒具現多少相聲的特色,反倒是襯托的舞台忒亂!
陳寒柏的師父是侯耀文,而他得意拜師也真是遭遇到相聲扛旗人爭論的東風。侯耀文急著擴張自己的勢力,就將許多不屬「體制內」的演員招納到自己的門下。
郭德綱倒是例外,一般說來,拜師侯耀文都會有鐵路文工團演員的稱謂,從此吃上公家飯。但郭德綱到了都是個社會演員,和文藝工作者沒扯上關係。
陳寒柏的表演很隨便,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學習,也成為他的優勢之一,少了諸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台上的表現也就更加的靈活。
三國時的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因為陳寒柏有五個乾爹(乾媽),也被貫上了五姓家奴的稱號。
前不久陳寒柏坐在輪椅上,講述乾爹乾兒子的事情,說相聲界乾爹最多的人是李金斗,但那都是李金斗為了照顧老人做的,陳寒柏做的也不差,只不過少了宣傳。
其實說到底,陳寒柏被稱作五姓家奴挺冤枉的,有一些觀眾不明就裡,就被相聲界的內部矛盾帶了節奏。看完下面的這兩件事,或許會大有改觀。
陳寒柏拜魏文華為乾媽,魏文華的老伴就是相聲名家劉文亨先生,所以這兩個乾爹實際是就是一家子,至於為什麼拜這二位,那都是劉文亨去世之後發生的事情。
劉文亨在天津相聲界,是極為出彩的一位名演員,並且柳活極為出彩,甚至能與侯寶林的柳兒相媲美。老爺子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不幸臥病在床。
魏文華一直把劉文亨伺候走了,他們的兒子也飽受病魔的折磨,沒有賺錢能力,吃喝拉撒也得靠老兩口的退休金填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