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陳寒柏,好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2003春晚舞台的《今非昔比》,演繹了一個「陳老救」的形象,描述了農村快速發展、農民勤勞致富的故事,謳歌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帶給我們的美好變化。
2004年,陳寒柏又跟隨自己的師父侯耀文再登春晚舞台,表演了相聲《十二生肖大拜年》,這一段可以當做一個舞台劇來看,但如果用相聲的標準來要求就顯得不太合適。
還有一段大群口《回眸望九》一群人在台上吵吵嚷嚷,也沒具現多少相聲的特色,反倒是襯托的舞台忒亂!
陳寒柏的師父是侯耀文,而他得意拜師也真是遭遇到相聲扛旗人爭論的東風。侯耀文急著擴張自己的勢力,就將許多不屬「體制內」的演員招納到自己的門下。
郭德綱倒是例外,一般說來,拜師侯耀文都會有鐵路文工團演員的稱謂,從此吃上公家飯。但郭德綱到了都是個社會演員,和文藝工作者沒扯上關係。
陳寒柏的表演很隨便,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學習,也成為他的優勢之一,少了諸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台上的表現也就更加的靈活。
三國時的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因為陳寒柏有五個乾爹(乾媽),也被貫上了五姓家奴的稱號。
前不久陳寒柏坐在輪椅上,講述乾爹乾兒子的事情,說相聲界乾爹最多的人是李金斗,但那都是李金斗為了照顧老人做的,陳寒柏做的也不差,只不過少了宣傳。
其實說到底,陳寒柏被稱作五姓家奴挺冤枉的,有一些觀眾不明就裡,就被相聲界的內部矛盾帶了節奏。看完下面的這兩件事,或許會大有改觀。
陳寒柏拜魏文華為乾媽,魏文華的老伴就是相聲名家劉文亨先生,所以這兩個乾爹實際是就是一家子,至於為什麼拜這二位,那都是劉文亨去世之後發生的事情。
劉文亨在天津相聲界,是極為出彩的一位名演員,並且柳活極為出彩,甚至能與侯寶林的柳兒相媲美。老爺子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不幸臥病在床。
魏文華一直把劉文亨伺候走了,他們的兒子也飽受病魔的折磨,沒有賺錢能力,吃喝拉撒也得靠老兩口的退休金填補。
劉文亨走了,退休金就剩一份了,日子也顯得捉襟見肘起來。沒辦法,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又重新回到舞台之上,開始說相聲填補家用。
一次,北京相聲俱樂部有個專場,老太太從天津趕過來。演出完畢分配報酬,其他演員都是兩百,給老太太拿了五百。
李金斗為人厚道,多了一句嘴:「老太太,這是官事,我再給您拿五百」。老太太手裡拿著這兩份錢,說著:「我也不謝謝你們了,這太及時了,家裡還有熱水器等著換呢?」
當時魏文亮的徒弟李建忠也在場,聽到這句話臉上掛不住了,「大姑(魏文華是魏文亮的姐姐),有嘛事您跟我說,換嘛您跟我說!」說著要把這500塊還給斗爺。
出了這麼一個小插曲,當場的人才知道老太太到底有多困難。陳寒柏當場就表態:「從今兒起,我就管您叫媽了!」叫魏文華乾媽,劉文亨自然就成了他的乾爹,這是老爺子身後的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些媒體添油加醋,還描繪劉文亨給陳寒柏安排演出啥的呢,這都不挨著!做人說話得憑良心!
還有一個乾爹,名字是師勝傑,侯寶林大師的關門弟子,也是侯耀文收徒必定出現的引保代之一。師勝傑、石富寬兩位也都是陳寒柏的乾爹。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侯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你的徒弟就是我的乾兒子」,這種禮儀一直延續著,包括郭德綱和于謙的徒弟。
但是大部分都沒有正式過,也沒有舉行過儀式,有時候稱呼呢也是師叔師大爺,並非稱呼乾爹。正式過的也就陳寒柏和高曉攀,還舉行了相關的儀式。
事情的具體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儀式是在2012年六月的父親節舉行的,那時候師勝傑已經得病,不過不太嚴重,大家也都瞞著他。
吃飯的時候,師勝傑說:「你們也別瞞我,我沒兒子,就一個女兒。」因為這麼一句話,陳寒柏當場說:「我就是您兒子!」由此成為了父子關係。
拜師儀式上,常寶華的發言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師勝傑)女兒出嫁了,身邊又找不到一個孩子,喜歡,有一陣說老實話,看誰都想他乾兒子」,說完還抓了一句哏,「你忘了那陣我老躲著你了?」
只知道陳寒柏的五位乾爹,背後的這些事情又有多少人知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