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懦夫:不真實的生活,生存還是毀滅?
文/茹瑾
剛聽完原著小說,心情有些低落,因為友情和黑白分明的人性。
目前已經同步看了第四集,在這裡聊幾句。本文有劇透~想了想往下看~
原著小說叫《生吞》,劇版改名為《膽小鬼》。聯想到故事的內容,仔細想想,電視劇改名還是有道理的。
縱觀整個故事,確實是因為主人公的「膽怯」,導致了一生的自責,雖然他也有自己無奈的原因。
在利益面前,大部分成年人都不能純潔大度,何況是孩子?
其實原著小說講的故事並不複雜,只是話題有點重;作者文筆很好,既能滿足懸疑又能抒情(雖然一開始以為根本不是懸疑小說,也不是懸疑劇)。
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東北某省會城市,主線是四個中學生的友誼故事。
故事的亮線是圍繞「一名19歲的女孩被簡殺死,屍體被丟在外面」案件的一系列調查,而暗線是真正的主線——它圍繞著友誼展開四個學生和他們各自與生活的鬥爭。
展開全文
這四名學生是:
媽媽是F.L.G(80後朋友應該有這個記憶)追隨者黃舒,父親和叔叔是殺人犯的秦莉,父母是普通勞動者的王迪,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商人的馮雪嬌。
他們的友誼是從黃舒轉到鳳雪嬌的學校開始的。劇中,黃舒用外套遮住了鳳雪嬌姑姑的尷尬。兩人成為了好朋友,另外兩人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好朋友。朋友。
但是因為黃舒的媽媽和秦莉的爸爸,兩人在班上被同學們看不起。
最嚴重的是胡開之猛烈攻擊。在那次事故中,王迪為父母「賺」了5000元。
這實際上奠定了悲傷的基調。雖然古語有云,「英雄不問從何而來」,但在現實中,「英雄」總是要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才能出人頭地。
無論是故事中的黃舒還是秦莉,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過上最正常的平凡生活:即使沒有父母,也能彼此溫暖,平安成長。
可惜的是,黃舒成了舅舅的「搖錢樹」。慘烈遭遇後,他忍無可忍,自殺身亡;
因為兇手的父親和自己的耳病,秦立從天才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少年。
最終,學校「逼」王迪作假證,被學校開除。
多年後,馮雪嬌從國外歸來,馮的父親遇到了類似十年前「黃舒命案」的案件,友誼不和與黃舒之死的真相才被一點一點的撕碎,好痛。十年後的案子,是當年折磨黃舒的人乾的,而十年前,黃舒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秦離陪她喝農藥,只因秦離哥哥恰巧及時回來。弟弟被送往診所並獲救。
僥倖存活下來的秦立,心中只有恨,恨那些讓自己本就悲慘的生活更加悲哀的人——讓黃舒覺得這個世界太醜陋的人;因此,他等了十年,用一生來換取正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唯苦平等對待,不許人細嚼慢咽。」
這個故事的結局太悲催了。他們可以被稱為真正的好朋友,一起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也許他們以後會疏遠,但他們可以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這也是一種美。
可惜現實世界中的灰白相間,總能讓這樣的友情難以為繼。
某種萬不得已,不該承受的壓力,終於讓四個孩子的人生道路分道揚鑣。
當初讓王棣「背叛」秦離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敢站出來糾正那些真正違反校紀的人。理由實在是無奈又懦弱:
學校的觀點是,不想承擔秦莉不慎燒傷的醫藥費,照顧這個麻煩的學生;王棣是因為老師和高磊的強大壓力,也希望自己能把加分留到以後繼續深造,不要得罪某個領導的孩子。.
小說就這樣結束了:黃舒死了,秦離跳樓,馮雪嬌和王迪結婚生子,但他們的心裡總有一個自責的坑——對朋友的愧疚,對自己「無能」的自責。
」。
王迪曾說過:「只有年輕人才覺得未來等於美好的未來。」
黃舒和秦離年輕的時候一定是這樣想的,但命運不僅沒有給他們一個正常的手,還強加了很多他們不應該承受的艱辛。最終,他們只能用「雞蛋打石」的方式為自己找回來。公平的。
「人們度過了一生,但他們正在與這個世界為靈魂而戰。
這是黑白的。」
面對難以言表的不公,人們如何選擇保護自己和朋友?每個人都很難回答。
黃舒的選擇是忍耐,秦立的選擇是等待反擊,有些人根本不需要考慮,他們的背景決定了有人會為他們解決。
有點失落,聽完小說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我們都想過上好日子,認真的,真的可以嗎?
我曾在深深的打擊後寫下這句話:希望是什麼?睜開眼睛,看看世界。
總覺得,世間總有一道光,可以照亮人生的黑暗,哪怕現在微弱,也會漸漸變得越來越明亮。
但聽完這本小說,我的心裡卻充滿了無力感。遲來的正義應該還是正義,至少是後世真正的曙光!
另外,原著小說叫中文版《白夜行》,雖然故事的結構幾乎毫無意義,但有幾分能引起共鳴的深度。建議靜靜地觀看和感受。以上,感謝閱讀~
圖/來自網絡,侵擾見諒
寫於2022.8.17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