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信函上沒有署名,落款畫了一面小小的菱花鏡。
馬榮將它藏在了銅牛縣牛頭坊的一座叫『牡牝』的酒肆。
牛頭+牡牝=三牛,犇。
當然,僅憑這點無法確認信函就是樓犇寫的,而且他們找到的樓犇的字跡,與這些信函上的不一樣。
樓犇能寫多種書法字體。凌不疑和袁慎翻找樓犇少年時留下的筆跡,終於找到一副相同的字跡。請書法大家品鑑,確定就是一人書寫。
至此,樓犇的罪證落實。
電視劇改編
原著里,這件案子的導火索是萬松柏接連被刺殺,有人想要置他於死地。
原因是他無意間撞破過樓犇和顏忠的會面,樓犇怕他的謀劃泄密,於是屢次派人刺殺。
凌不疑和程少商也是因為這樣才緊抓著這個案子不放。
但電視劇顯然把導火索從萬松柏改成了程始。
誣陷他盜銅叛逃。
而後再由凌不疑和程少商為他洗脫冤屈,證明都是樓犇的設計誣陷。
這樣的改編個人覺得是可以的,畢竟電視劇不能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去講主角團以外的事情。
這樣可以使矛盾更加集中,故事更加緊湊。
結局
證據面前,樓犇也只能認罪。
他嘆息說,他最渴望的是山河為盤星辰為棋。人人都盼著生在太平盛世,獨他平生最恨沒早生幾十年。
亂世之中,群雄並起,將**集,他要是恰逢其時,定可顛倒乾坤,指點**,做出一番事業來。
如今卻只能被樓家大房壓得不得施展,為**有問題,終於是走了歪路。
嘆息過後,樓犇橫劍自刎。
為著自己的仕途晉升,**放火草菅人命,只能說罪有應得。
樓氏族人或罷官或流放,唯獨樓垚因為何昭君的關係,被派放到一個小地方做縣令去了。
一面銀鏡
此案中有個小細節,那就是樓犇書信的落款是一面菱花鏡。
這是樓犇和妻子王延姬的定情信物。
樓犇死後,王延姬黑化復仇,成為後期最大的反派。
她和樓犇很像,都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但她比樓犇痴情,樓犇把前程看得比她重,她眼裡就只有樓犇。
她一直將小銀鏡掛在脖子上,臨死還緊緊將小銀鏡貼在臉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