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寫在演員忘詞之後

2022-08-22

原標題:想說|寫在演員忘詞之後

凌晨時分,我的戲迷朋友圈突然熱鬧起來,《一封評劇演員向戲迷的道歉信》刷屏。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某劇團演員演出中突然忘詞,導致觀眾喊了倒好,雖然他慢慢把詞圓回來了,「但也造成了嚴重的失誤」。當事演員誠懇向觀眾朋友道歉,反思了失誤的原因,表示今後「不再發生類似失誤」,並「接受團里的處罰規定」,最後還歡迎「各位戲迷監督,批評」。

劇團確實也對當事演員按照劇團規定進行了處理,而且將演出事故「納入職稱評定與年底績效考核之中」,還要求其他演員「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希望「不要再發生類似演出事故」。

展開全文

要說起來,演員不是錄音機,舞台失誤在所難免,即便是成名成家的大演員,在演出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忘詞或者嗓子不濟等情況,我們不能按照聖人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演員。這是比較寬厚的觀眾對演員失誤的寬宥之詞。

演員自己卻不能以上述理由來開脫自己的失誤。正如我多次比喻的,即便是國際大廚也有可能少鹽寡醋沒辣子,被食客退貨之後,給人家認真再做一份,自己承擔失誤的損失,再誠懇給食客道個歉,並引以為戒,這是廚師應有的態度。而絕不能以「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給自己開脫,畢竟是自己失誤在先。

在當事演員發表道歉信之後,短短几個小時,評論就有幾十條:大部分評論都是諒解演員的失誤、肯定演員的誠意、表揚演員能知錯就改;也有評論是因此而表揚劇團的藝德和嚴謹態度;有好幾條評論都提到「還頭一次看到公開道歉的」。

我對這件事情也持肯定態度。

首先,失誤了就要道歉,這沒什麼可說的,哪個工作單位都要求員工認真對待工作。

畢竟是幹這一行的,不管是對於熟戲掉以輕心而忘詞,還是對於新戲沒記牢而忘詞,總之就是造成了舞台事故。

觀眾是花了錢、買了票來看演出的,希望自己「錢花的值」,至少是「沒糟踐票錢」。咱出去旅遊買了門票,或者進了飯店掏了飯錢,玩兒的愉快和吃的滿意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這錢豈不花得冤枉?如果該看的經典看不到,或者該吃的飯沒做熟,豈不是招惹一肚子氣?

演員道歉是給自己一個交代,相信下次演出之前,他必然會將唱詞念白背得滾瓜爛熟,打起十二分精神再上台,真正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從演出院團的角度來說,這是維護劇團名譽、打造劇團品牌的應有之舉。

這次處理演員的劇團,簡單說是正常工作失誤的處理環節,給觀眾一個交代,往大了說,是檢點了自身的不足,讓觀眾更加認可其態度,不讓金字招牌落灰塵。

觀眾不是不能接受演員失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重要的就是誠懇的道歉態度,以及今後嚴肅認真的敬業精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尤為感人的是,當事劇團在「通知」里專門指出,「疫情期間本身演出就少,要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保證演出質量,才能提升我們的票房」。劇團將演員的表演上升到事關劇團存續發展的高度,也給其他演員乃至其他劇團提了個醒,且演且珍惜吧。

終審:王梅

責任編輯:


相关文章

  • 《掌心》:二刷才發現導演埋了多少線!這些偷聽戲把我CPU干燒了
  • 《哪吒2》:爆火,餃子卻閉關!他的「難受」,扯破了內娛的遮羞布
  • 《難哄》:桑延到死都不知,溫以凡拒絕他的原因到底有多不堪
  • 《難哄》:看懂溫以凡的過去有多不堪,才明白她為何拒絕桑延
  • 《六姊妹》:催二女兒再嫁,逼四女兒復婚,真不怪劉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