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離了婚沒人看孩子,你先幫她帶兩年!」「可以!給錢就行」

2022-08-29     影墨     8428

猶記得,小姑子的兒子比雪晴女兒剛好大了半歲,當初雪晴生孩子的時候,婆婆以「你母親既然在這,一定能照顧好你」為由去了小姑子家,一直到現在,都在幫小姑子帶孩子。

為此,雪晴曾氣憤了一段時間,她知道小姑子的日子過得不太好,也明白婆婆想多幫一幫小姑子的用意,但是她真的理解不了婆婆不管不問剛生下的小孫女,轉身去照顧半歲大的小外甥的「偏心」。

好在王立還算「靠譜」,看到雪晴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他盡到了一個丈夫的責任,只要有時間就會回到家幫忙,做飯、做家務、帶孩子都不落下。

也正是看到了王立的態度,雪晴便放下了心中的怨念,逐漸嘗試著理解婆婆,尤其是半個月前聽說小姑子離了婚,她不再糾結婆婆的「偏心」,反倒還會勸王立力所能及地幫一幫小姑子,畢竟一個女人帶著孩子過日子的確艱辛。

只是,雪晴沒想到,這未過多久,照顧小外甥的「重任」竟然落在了自己身上。

她自然是不情願的,本來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半歲的女兒就已經很辛苦,若是再來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她肯定更加的勞心費力、應付不來,但轉念想到丈夫昔日對自己的體貼,她也不想讓丈夫為難,於是,思來想去,她便點了頭,同時也提了一個條件。

可以!只要給錢就行,不說給太多,至少要按市場的保姆價給吧?你也知道,帶孩子本來就責任重大,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太好教養,說也說不得,打也打不得,不出問題還好,出了問題估計該都是我的錯,到時你們兄妹或許都沒得做。

王立聽到後,非但不認同,反而有些不滿,「要帶就帶,還要什麼錢?奶粉、衣服小倩都會買好寄給咱,無非是我們管一管小外甥的吃和住,那能花多少錢?本來也是一家人,你既然都在家看孩子,看一個是看,看兩個也是看,多一個小孩也多花不了咱多少錢?無非是到時我多幫一幫你罷了!」

「我妹離了婚沒人看孩子,你先幫她帶兩年!」「可以!給錢就行」

王立聽不進去,瞬間提高了嗓門兒,「你看你說的什麼話!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難道沒聽過嗎?我知道帶孩子不容易,可是也就這兩年而已。我就這一個妹妹,她要不是離了婚沒人看孩子,也不會麻煩咱!你就不能大度一點嗎!怎麼能這麼冷血!」

聽到自己丈夫是這樣的說法,雪晴也動了怒,自己替他考慮,他非但不理解,反而還得寸進尺,一點都不為自己著想!

說完,雪晴便進了臥室,任憑王立一個人在客廳抱怨。

兩個人吵完架的第二天,王立便回去看望了婆婆,他在老家呆了四天,只是,自從回來後,一直到現在過去了八天,都未再提及「讓雪晴照顧小外甥」的事情。

「我妹離了婚沒人看孩子,你先幫她帶兩年!」「可以!給錢就行」

對此,雪晴也很是淡然,「他不提我也不問,反正幫小姑子帶孩子這件事我不會去打腫臉充胖子的,當然,他若是想幫自己的妹妹,我也不攔著,只要不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就好。至於我無不無情、冷不冷血,他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雪晴的話,也讓我陷入了沉思:她真的是「無情」嗎?

我並不覺得。

父母幫子女帶孩子還可以理解,畢竟有些老一輩見不得子女生活得太累,再加上隔代親,自然願意伸手幫一把,但讓嫂子幫小姑子帶孩子就有些說不過去,縱然是一家人,這樣的要求也有些無理。

倒不是說兄弟姐妹之間遇到了難題,不能伸手幫一把,而是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先考量一下自己的條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再去幫助他人。

雖說我們總是避免不了對自己的親人「心軟」,但一味地不顧及現狀,意氣用事,不僅幫不了忙,反而有可能還會導致家庭紛爭,繼而釀成不可彌補的「大錯」。

這個時候,你不理解她就算了,反而還覺得帶孩子就是她該做的、忙也是她該幫的,這樣「理所應當」的態度,換做任何人都無法接受。

不是你有事情用到了她,她才是一家人,而是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站在她的角度為她考慮,同時,也能發自內心地理解並尊重她。

不管何時,男女只要成了家,遇事首先要為自己的小家著想,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再去決定是否幫他人做事。

切莫為了一時的「衝動」而讓自己的家宅不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