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劇進入尾聲。前瞻大結局,為什麼說觀眾最擔心的三件事情還是發生了呢?
一、阿初的母親不告而別,偷偷回了老家。
在阿初看來,母親一輩子被父親欺凌,日子過得戰戰兢兢,而父親又多次背叛母親,並且對家庭不負責任,包括對她這個女兒也沒盡過養育之責。於是,她把母親帶在身邊,與父親切斷聯繫,以為母親從此將過上舒心的日子。
可是萬萬沒想到,母親竟然偷偷地回去了,令阿初十分難過。這是觀眾最擔心發生的第一件事。
在大結局中,阿初的母親還會回來嗎?
對於母親的做法,阿初思慮許久,說道,「她是一個依附了別人一輩子的人。對於一個依附了別人一輩子的人,我要求她獨立,可能是對牛彈琴吧?」連阿初都放棄了,由此可見,阿初的母親回去後,在大結局中是不會回來了。
阿初的母親是出於一種什麼心理呢?在愛情心理學上,可歸結為「強迫性重複心理」,即「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不幸的環境中,當情況真正有些好轉時,反而會覺得不安,恢復原狀她反而平靜了。」這也就是阿初所說的「依附了一輩子」吧?
展開全文
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愛吧?愛不只包含愛別人,更包含愛自己。沒有自愛,何談自強、自立?
二、露西的復仇計劃暴露了
李勛在探視李其行時,發現背後的設局者是露西。
如此,露西的復仇計劃即將暴露。而這是觀眾最擔心的第二件事情。
露西遷怨於李其行是否恰當,暫且不論。常言道「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正如露西反問戴維,「李其行無辜,難道我們這些遭受李勛的性騷擾,深受其害的人就有辜嗎?」
露西的復仇計劃會否失敗,這是觀眾所擔心的。畢竟李勛的惡行已經實錘。
三、何憫鴻與室友的決裂
早前,不論何憫鴻在幫助余飛雪上,還是為了宋礫與上司硬剛,落得一個兩頭不討好,都是基於她的價值觀:「做人不應該這麼冷漠,難道我不知道幫助余飛雪會受累嗎?」可是,當公司逼她找出寫第一篇文章的人時,她竟然指責起阿初了,這就讓人大為驚詫。阿初寫文是為了幫她,而她竟然是非不分,與她堅持一貫的「價值觀」完全不符了。
古話說「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還有一個詞是「三人成虎」。
何憫鴻多次好心辦錯事,卻不能因為辦錯事而否定她的「好心」,即主觀願望不應被否定。可是,面對室友們的一再否定,她也開始迷茫了,變得無所適從,不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從而將阿初的好心誤判成了惡意吧?
這是第三件令人擔心的事情。何憫鴻的堅持,最終卻活成了一個笑話,將與室友們分道揚鑣,以悲劇收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