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海報新聞發布的電影預告片《媽媽》,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女兒向眼前的「陌生」媽媽說出了自己的秘密,只需彈響三個手指,就是「我愛它」你的意思。
即使記憶被病魔覆蓋,我依然記得這個和媽媽之間的暗號。
電影中,85歲的媽媽覺得「活夠了」,看到自己65歲的女兒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為了照顧女兒,老母親爆發出新的對生活的嚮往。
貢查曾說:母愛永不枯竭。
母愛的力量一直伴隨著我們,卻常常被我們忽視。
1.父愛無聲,即使忘記自己,也深深記得孩子
淮南子曰:父愛子,非報應。
父親愛自己的孩子,不願回報。只是發自內心的真愛。
雖然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給女兒蘇明玉惹了不少麻煩。
但最後,他被保姆騙了,得了老年痴呆症,他忘記了回家的路,忘記了自己是誰。
但我仍然記得很多年前我女兒上高中時嚮往的那本練習冊。
我一路跌跌撞撞地想買回來,但找不到回家的路。
蘇明玉看到老父親一副無依無靠的孩子模樣,心中所有的怨恨瞬間煙消雲散。
這就是親情的力量,可以化解堅如冰的鐵石心腸。
蘇明玉現在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辭掉了自己的高薪工作,回家陪老父親。
我看到一個公益廣告:兒子陪生病的父親去飯店吃飯,點了父親最喜歡的餃子。
展開全文
兒子默默看著父親,問:好吃嗎?
爸爸只是點了點頭。
然後,拿起餃子,把它們放在夾克口袋裡。
兒子問,這是幹什麼用的。
爸爸說要帶回家給兒子吃,兒子最喜歡這種餃子。
他早就忘記了陪伴他的人是他思念的兒子。
世界上最可悲的是,你一直在想的那個人向你走來,卻忘記了他的長相。
如果有機會再做一次,我們會珍惜當下。
2.母愛永遠揮之不去,即使老了又老了
高爾基說:世界上所有的榮耀和驕傲都來自於母親。
65歲的作家龍應台搬來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應美君。
在照顧媽媽的過程中,她給媽媽美君寫了一封信,把這個過程寫成了一本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這輩子我能付出的只有陪伴。而且,現在,因為人走了,茶涼了,緣分沒了,生命不曾等待。」
龍應台和她媽媽住在一起的時候,她媽媽不知道她的女兒是誰,但她記得她有個女兒。
女兒每天照顧媽媽的起居,媽媽總是一遍遍地問:你是誰?如此悲傷的一幕,讓我熱淚盈眶。當我們有能力讓母親過上舒適的生活時,她並不了解她的孩子。
比離別更難受的是,我們離得那麼近,卻又仿佛隔了一個世界。
媽媽曾經唱過的童謠,她說過的話,至今還在我耳邊迴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然而,眼前的母親,卻是用如此陌生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女兒。
龍應台寫道:上一代不會倒,下一代不會感同身受。生命,就像黃昏的最後一道曙光,瞬間消失在黑暗中。
一位網友分享了這個故事:
教授給學生上課,問他們願意照顧這樣的病人嗎?
這個病人不能自理,不能說話,讓他反應遲鈍,偶爾還會流口水……很多人表示不甘。
這時教授說,如果那是個孩子呢?
大學生立即笑著說:我當然願意。
這是一種無奈的社會現象。
現實更加諷刺。
小孩子會在半夜大哭大鬧,不會被罵,但如果是老人,就會被大家嫌棄。
孩子們的錯誤被原諒了,但一個老人卻因為這樣做而受到指責。
我們似乎只關心年幼的孩子,而忽略了年邁的父母。
當孩子出現記憶力減退和智力低下時,我們的父母也需要他們的照顧。
3.定期這樣做可以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阿爾茨海默病是可以預防的。
1、一般來說,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大部分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控制這些因素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2、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持續的運動、良好的心情以及與親友的溝通,都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3、平時多動動腦筋。老年人應儘可能多地參加社會日常活動,包括精神和身體活動。
儘可能多的活動可以保持和保留他們的能力。
4.多陪伴,不要讓父母成為空巢老人。親情的力量是無限的,它能戰勝一切疾病。
寫在最後:龍應台說:每個人,在每一天的進步中,都在遺忘,在走向終點,不是嗎?
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儘快照顧我們的父母,不要太晚。
父母在生活中仍有一席之地,父母必須回到生活中。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們可以把片刻當作永恆,而它是唯一永恆的。
我們總以為未來會很長,但其實未來不會很長。
請多一些耐心和關愛老人,多一些溫暖和支持。
#標題創作挑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