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馳的電影里,經常出現這兩個配角:八兩金、余慕蓮。
八兩金是《食神》裡面的吃了牛肉丸,每次都能考一百分的小學生。
余慕蓮則是《天龍八部》中的心狠手辣的瑞婆婆。
兩個人所演的角色,常常丑得讓人一眼就記住。
所以,在港圈「丑角」界,誕生了這樣一句話:「男有八兩金,女有餘慕蓮。」
與八兩金對比,戲外的余慕蓮,一點都不醜。
她一生無兒無女,生活節儉的情況下,為山村孩子捐建學校,81歲高齡仍用自己微薄之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細讀余慕蓮的生活經歷之後,我發現,她比很多女生還要美。
01
余慕蓮,原名叫余志雄,身邊的朋友喜歡稱她為余毛。
余慕蓮算是位星二代,母親是粵語片二線女星鄧美美。
5歲時家道中落,父母也離了婚,之後,她便隨母親去了香港謀生。
跟著母親生活,是余慕蓮噩夢的開始,因為母親將年幼的她,視為自己的免費女傭。
母親要求余慕蓮在家裡,要好好地做家務,拖地,洗碗,洗衣服,心情不好時,還會對她拳打腳踢。
母親有了男朋友後,就會嫌棄余慕蓮礙手礙腳,一氣之下,將她送回廣州父親那裡。
那時候,父親已經再婚,生下了一對兒女。
面對空降在家的余慕蓮,繼母沒給過她一天的好臉色。
父親做得更絕,看著前妻將女兒送過來,他二話不說,原封不動地將余慕蓮重新送回香港。
別人家的孩子是父親疼,母親愛。
余慕蓮活得像個例外,被最親近的兩個人當球一樣踢來踢去。
沒人疼愛的孩子,總會比同齡人更成熟。
重新回到香港的余慕蓮,再次面對母親時,她開始懂得察言觀色。
母親覺得她多餘,她會在家裡來客人時,識趣地躲起來;
母親在片場拍戲,她會屁顛屁顛得跟在後面,小心翼翼地為她端茶倒水。
學會了如何做個女僕,余慕蓮在母親身邊的日子好過多了。
母親覺得她還是有不少用處的,所以,常常帶著她,混跡在各種劇組。
漸漸地,余慕蓮在各大導演面前混了個熟臉。
有時候,劇組如果缺童星,余慕蓮常常會被領去做臨時演員,一次能掙30元。
余慕蓮能賺錢,母親比她還高興,對於生活拮据的她來說,這筆收入就是錦上添花。
之後,母親便利用資源,為余慕蓮接戲,10歲時,她讓余慕蓮接拍了第一部電影《臨老入花叢》。
掙錢、拍戲,都不是余慕蓮想要的生活,她只想讀書。
唯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11歲那年,母親才不情不願地將余慕蓮送去讀書,17歲別人都快讀完初中,余慕蓮才從小學畢業。
這些對余慕蓮來說,又有什麼關係,至少自己接觸過知識,不再是文盲。
02
小學畢業之後,母親徹底不再管余慕蓮了。
余慕蓮選擇自力更生,多年的苦難,早就練就了她獨立的能力。
她去多家百貨超市做售貨員,業餘時間還演話劇。
每天忙得像陀螺似的,慢慢地,她開始意識到這樣不行。
生活不能像只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必須選擇既能養活自己,又能賺到錢的工作。
正在此時,她開始知道自己的內心,是喜歡演話劇。
余慕蓮開始研究話劇,後來,她在話劇《馴悍記》中就擔任了女主角。
上天無絕人之路,余慕蓮很快也迎來了一個人生的轉機。
演完了《馴悍記》後不久,恰逢無線在招募演員,余慕蓮憑藉童星的名氣和演話劇的功底,被無線成功錄取。
只是個臨時員工,余慕蓮還是十分地滿足。
沒有傘的孩子,要跑得快。
余慕蓮工作起來,絲毫沒有半點馬虎,她比別人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從來不挑角色,只要有工作,只要有戲拍,她照單全收。
她可以白天拍戲,晚上去錄音,第二天一早去拍外景,工作時間最長時,36小時沒有合過眼。
經常在無線、麗的、佳視與港台等五間公司里來回切換,因此,同時賜她外號「五台蓮」。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