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1萬請陳小春和網紅帶貨,3場下來只賣出5000元,法院判退還41萬!
論賺錢速度,天底下大概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夠跟如今的直播帶貨同日而語。
不管是偷逃稅的薇婭,還是下海還債的羅永浩,亦或是稱霸一方的辛巴,無不說明直播帶貨這行的利潤太大了。
以至於連高高在上的明星都紛紛下海搞起了直播帶貨,有了謝孟偉、潘長江的例子,更多的明星看到了希望,能賺多少是多少,名聲什麼不重要,趕緊沖入這片紅海才是當務之急。
明星帶貨成功的有不少,翻車的更多。
12月25日,據媒體爆料,某商家用51萬請了陳小春和網紅進行直播帶貨,結果3場直播下來只賣出5000塊,結果直播間被起訴至法院,最終判退還41萬元。
聽起來很荒誕,這樣的事情大概不在少數。陳小春直播帶貨翻車,揭開了明星直播撈金的遮羞布,說白了,就是流量變現,利用名氣趕緊撈一筆。
三名網紅加上一位明星,還沒直播就給出了51萬的佣金,原本商家的意圖是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售賣更多產品,目標群體是陳小春的粉絲。
可粉絲們學聰明了,看熱鬧可以,掏腰包沒那麼容易。商家一怒之下將陳小春所在的負責推廣的直播公司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裁決該公司向原告退還41萬餘元服務費。
有直播間的觀眾透露,陳小春的業務能力不行,一個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明星,如何有辦法說服觀眾購買產品呢?說白了,就是賣這一張臉。再說直白點,這是對行業的不尊重,門檻太低了,不是所有沒有經過業務培訓的人都可以勝任的。
業務能力和態度還是其次,主要產品也備受爭議,主播拿走了大量的利潤,產品的質量必然存在各種問題,此前就曾出現過「金片」變「塑料片」的問題。
細節就沒有必要細說了,經過這麼一遭,陳小春在直播帶貨這個行業內大概是混不下去了,不會再有商家花高價請他。
同理,商家也會考慮明星的帶貨能力,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只有名氣沒有業務能力的明星,將逐漸被剔除出這個行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