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館的空地上,一群正在打羽毛球的小朋友吸引了林丹的注意。
看著他們閃躲騰挪的身影,林丹羨慕不已,當即躍躍欲試。
從那以後,他愛上了羽毛球。
得知兒子的愛好,高秀玉和丈夫決定讓他接受系統性的訓練。
自6歲開始,林丹踏進羽毛球訓練館,與自己的愛好融為一體。
林丹從小就是個「左撇子」,不僅在生活中習慣用左手做任何事,就連打球也是左手持球拍。
放眼整個羽壇,鮮有運動員用左手打球。
而林丹的這項特長,為他今後制霸羽壇奠定了基礎。
在培訓班中,林丹是年齡最小的學員,卻也是最倔的一個。
當師哥師姐們已經休息時,他仍在拚命地練習發球、接球、跑位等基本功。
老師擔心他受傷,經常會出言相勸,但都被婉言謝絕了。
功夫不負苦心人!
9歲時,林丹已經是培訓班中基礎最好的學員,被老師們寄予厚望。
福建省體校,也注意到了這塊瑰寶。
二、
在得知林丹被選入省體校的那一刻,林建斌夫婦表示大力支持。
為人父母,他們既希望孩子文化課成績好,也盼望他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
但對於小林丹來說,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省體校坐落於福州,距臨江600餘公里。
離開父母的襁褓,林丹獨自承受著眼淚的沖刷,首次習慣自力更生。
可畢竟是個孩子,
因此初到體校,他便無法忍受高強度的訓練節奏,也抑制不住對家人的想念。
以淚洗面的他,曾經的倔強蕩然無存。
電話那頭,林建斌和高秀玉聽著兒子的抽泣聲,心疼得難以言喻。
夫妻倆都忙於教育事業,加之路途遙遠,一個月很探望幾次。
曾幾何時,他們甚至擔心兒子會放棄。
好在,林丹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
獨立自主後,他堅強如一塊頑石,再也不怕風吹雨打。
訓練再苦,他從來不哼一聲;再怎麼想家,也只是把眼淚吞回肚子裡。
1995年,12歲的林丹參加了全國青少年羽毛球比賽。
面對如雲的高手,他毫不怯陣,一路過關斬將後獲得了男單冠軍。
林丹在賽場上的出色發揮,被「八一體工大隊」的領導盡收眼底。
如此可雕琢的璞玉,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眾所周知,八一體育工作大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文化體育局下屬的正師級單位,以培養專業競技體育運動員為目標。
八一男籃、女籃、射擊隊、射箭隊創下的輝煌,國內無培訓隊伍可企及。
被八一工體大隊青睞後,林丹獲得了試訓10天的寶貴機會。
訓前體檢結果出來後,他的各項身體指標出類拔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