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大房子該多好,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而且我還存了別的心思,我想把母親接過來同住。因我父親兩年前出車禍走了,母親一人在鄉下生活,姐姐又是遠嫁,我不忍心讓她一人獨自在鄉下生活。
可買房又不是上菜市場買菜,哪是說買就能買上的,得有真金白銀啊。
除了更加努力地掙錢,我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03
沒想到機會來了。
2016年,我娘家那邊因造公路拆了房子,還有農田也被徵用了,整整賠了兩百多萬。
母親把我和我姐都喊了回去,說給我們姐妹倆每人一百萬,剩下的幾十萬她自個留著養老用。
我根本沒想到,買大房子的願望竟然是母親幫忙實現的。
一周後我和陳亮看中一套他一個朋友的別墅,他想去大城市發展,要把現在住的別墅處理掉,價格給的挺優惠的。
我們把原來的兩室一廳賣了,又加上母親給的錢,買下了這套別墅。
別墅有三層,還帶有院子,這樣孩子們平時就有了活動娛樂的場所。
有這麼多房間,母親這下可以過來和我們一起生活了。
我向陳亮和公婆提出了我的想法,他們倒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母親開始並不同意和我們住一起,她說那畢竟是我的婆家,而她只能算是外人,多少會有些拘謹。而且兩個老太婆住一起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摩擦。
「我還是在鄉下買一所老宅子住著更自在些。」母親執拗著。
可我哪放心讓她一人住在那呢。雖說父親已走了兩年多了,可我常看她摸著父親用過的東西發獃,有時甚至掉淚。
那裡,承載著她太多的回憶,目之所及皆是傷感。她還不到六十,還有大把的光陰,還能追求屬於她自己的幸福。
我喊了陳亮,還讓姐姐一同勸說母親。甚至婆婆也打電話過來勸她,說人老了就得學會享福,她一個女人家挺不容易的,理應過來和兒女們住在一起。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生活,多好!婆婆的這番話很是令我感動。
母親最終被我們說動,搬過來了。
04
母親和婆婆同住一屋,時間長了確實也摩擦不斷。
比如,有時小寶纏著要我抱他,而我又脫不開身時,婆婆就會說媽媽是大壞蛋不抱寶寶,我們不要媽媽了,我們找爸爸去。
這話婆婆以前常說,我提醒過她好幾回了,可她總不以為然,幾次這樣我也習慣了。可我母親就不樂意了,說這樣教孩子不好,以後孩子會和媽媽不親。
婆婆一聽也不高興了,說她只是哄哄孩子而已,又不當真。
每當這時,我和陳亮還有公公他們就會出來打圓場,相互勸說一番,兩位老人家倒也不會太計較。
還有做飯做菜方面,婆婆喜歡吃辣,所以一般的菜她都喜歡放點辣椒。在母親的記憶里我是不沾辣的,一旦是婆婆做菜,母親就不斷提醒她別放辣椒。
其實這些年,我的飲食習慣已被婆婆他們同化了不少,已稍稍能吃點辣了。為此婆婆就會嘀咕幾句,說我媽事多,但說歸說,有我喜歡的菜,她也就不放辣椒了。
這些小摩擦隔幾天就會有,但並不妨礙她們倆人為一個劇情討論半天,為給寶寶們買衣物逛上一下午的街。
她們都是母親,母愛是自私而又偉大的,誰都有自己所愛的人想保護的人,所有這些問題說開了都不是問題。
可這次,到底兩人為什麼而爭還導致母親心臟病發作?婆婆還羞於說出口?
我百思不解。
05
幸好母親的病不是很嚴重,在醫院呆了兩天後就出院了。
期間婆婆他們也來探望過,但看得出她的態度明顯是敷衍的,而母親也是一臉冷淡。
我用探尋的目光看向陳亮,他也是一臉迷惑。
在我極力追問下,母親竟似有些害羞,扭捏了半天才向我道出了實情。那天她從外面剛回到家,卻見我婆婆一人正坐在沙發上,一臉慍怒。
「真不要臉,一大把年紀了還跟老男人眉來眼去的,你不為你丫頭想,也得為你外孫想想。」母親剛想上去打招呼,不料婆婆突然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母親當即愣了。
「孩子奶奶,你說話可得積點口德,我怎麼了?啥叫我跟老男人眉來眼去的?」母親顯然已氣瘋了,向來說話輕聲細語的她,忍不住提高了八度。
「嘖嘖,這別人都上門說我來了,說什麼你親家母硬插一腳橫刀奪愛,你聽聽這像什麼話?
你要搞黃昏戀我不攔你,可你也得找個單身的吧?還有,要搞上你自己家搞去,別把我家弄得烏煙瘴氣的。」
母親這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頓時氣得渾身發抖。
原來,母親小時候的玩伴,也是她的初戀周大伯,也住在這小區里,他是過來幫兒子兒媳婦帶孩子的。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