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款給小兒子,大兒子3年沒回家,父母登門:幫你弟供房養兒子

2022-09-29

拆遷款給小兒子,大兒子3年沒回家,父母登門:幫你弟供房養兒子

導語:

人生最無奈的事,就是無法選擇父母。無論父母多不重視你,你都必須報恩。父母可以對你不仁,你卻不能對父母不義。

你的父母再如何自私偏心,甚至是非不分,你都必須要孝敬他們。世界上最錯的一句話,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是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錯了不承認還不讓說,這不是愛,而是霸權。

拆遷款全給了小兒子,大兒子3年沒回家。而3年後父母不請自來,還提出過分要求:幫你弟還房貸養兒子吧。

01

張斌是家裡的長子,從小到大,父母經常在他耳邊念叨的就是,你是老大,要多讓著你弟弟,不能讓你弟弟受委屈。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張斌從小就各種讓著弟弟。哪怕弟弟搶奪他喜歡的玩具和衣服,張斌也沒有跟父母告過狀,而是默默隱忍了下來。因為他很清楚,即便他去告狀,父母也只會偏袒弟弟,讓他大方一些。

張斌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外地大學,原以為工作畢業後,就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可他前腳剛拿到工資,父母后腳就找他要錢,每個月3000塊錢的生活費。

張斌不好違抗父母,只好每月準時給父母寄回去3000塊錢,父母這才沒有不依不饒地鬧起來。只是如此一來,張斌就被父母拿捏在了手掌心。但凡父母一缺錢,就第一個跟張斌開口要錢,而張斌不得不對父母有求必應。

02

張斌結婚那會,父母哭窮,沒有婚房沒有彩禮,幸好妻子不嫌棄,否則這段婚姻,早就散了。後來是岳父母自掏腰包,給妻子買了一套陪嫁房。而妻子的這套陪嫁房,自然也成為了他們的婚房。

在張斌結婚第三年,父母老家拆遷了,分了1套房子和幾十萬拆遷款。沒跟任何人商量,父母徑直把拆遷款和房子全都給了弟弟,而張斌分文不給。

得知這個消息後,張斌和妻子也曾回去跟父母理論。可父母言里言外只有一個意思,房子和錢是我們的,我們自己做主,愛給誰就給誰,大兒子大兒媳管不著。

管不著父母的房子和錢財給誰的張斌,徹底心寒了。從那之後,張斌3年沒有回家,因為父母早就跟著弟弟養老了。

03

父母說是去養老,其實就是給弟弟養孩子做家務。張斌雖然心疼父母一大把年紀還要伺候人,可父母樂在其中,他也不好阻攔。

只不過曾經每月準時給父母的3000塊錢,在父母偏心的那一刻起,他就中斷了。直到5年過去後,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父母,突然不請自來了。

父母一見到張斌,就開始訴苦,說弟弟當年拿著那筆拆遷款去做生意和買房。結果生意沒做成,還倒欠了別人不少錢,而房貸也快要還不上了。兩個兒子也正是花錢的時候,父母希望張斌能幫弟弟還房貸養兒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一開始對父母的到來,張斌還有些開心,以為父母還是惦記著自己的這個大兒子。可誰知道,父母的要求一說出口,張斌就愣住了。父母哪裡是惦記他這個人,而是惦記他的錢。

張斌拒絕了,他告訴父母,我都是上門女婿,吃著妻子和岳父母的軟飯,哪裡有餘錢幫弟弟還房貸養兒子?他沒本事還債還房貸,就把房子賣掉抵債。

張斌打發走了父母,可父母卻不依不饒,天天在家門口堵著張斌。張斌狠了狠心,視而不見,該招待父母就招待,但要錢卻分文沒有。

結束語:

《寄生蟲》曾寫道:錢就是熨斗,能把生活的一切褶皺熨平。錢有些時候是個好東西,能解決人間很多的疾苦。但錢也不是個好東西,能讓父母兄弟反目成仇。

父母的偏心,為人子女無法阻攔,但卻可以及時止損。即便背上了忘恩負義的罵名,但該有的堅持和原則,還是得繼續堅持到底。

俗話說得好,父母仁慈,子女孝順。父母不仁慈,子女不孝順。很多時候,子女的孝順,關鍵是看父母的仁慈和公正。如果父母做不到一視同仁,那麼就別怪子女忘恩負義。

今日話題:

你認為張斌該負責他弟弟的房貸和兒子嗎?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