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12口來我家過中秋,空手而來滿載而歸,婆婆:國慶還去你家過
01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雖然被大家喜歡,但是在劇情中卻被林黛玉嫌棄,覺得她到親戚家占便宜要好處的行為非常丟人。
但劉姥姥好歹知恩圖報,是日子過不下去了才來求人。
現實中某些老太太,拖家帶口恨不得吃窮兒媳,可不是為了跟兒媳打好關係,「知恩圖報」更是無從談起。她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兒媳就該對自己百依百順。
王馨(化名)對婆家人示好,結果婆婆把她當成了冤大頭。
02
王馨一直很嚮往那種能和親戚一起熱熱鬧鬧過日子的家庭,因為她的家庭很不幸福。
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王馨就察覺出自家親戚之間那種若有似無的算計和敵意,隨著她年紀增長,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了。
王馨的母親一家3個姐妹,老大是個哥哥,4人同在一個國企工廠上班。
94年出生的王馨,每天放學都和同學一起去廠門口等父母下班,一起回家。這已經成了廠礦子弟的日常,他們還經常一大家子人一起走,非常熱鬧。
每隔兩個禮拜,還有年節的時候,一家人肯定是要聚在一起的,大人喝酒,小孩看電視。
小時候,這一切都還很正常,但是王馨5年級那一年,表姐在她家失手打翻了一碗熱湯,手臂被燙傷一大片,然後親戚之間氣氛就不對了。
本來就是表姐自己不小心受傷,和別人沒關係,可是表姐的母親卻開始處處譏諷王馨一家,兩家人明里暗裡互掐起來。
到王馨上高中的時候,兩家人積怨已深。
他們兩家人吵架,就拉其他人「站隊」,也因為關係親疏的問題,這4個小家庭的恩怨就變得更加複雜了,沒有一戶人家能倖免,多多少少都對別的親戚有些仇恨。
王馨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這下幾家人的矛盾徹底爆發了。
因為其他表姐表弟成績都不如她好,只有她一個上了211重點大學。
他們吵得一團糟,最後鬧到了不相來往的境地。王馨很難過,自己長大了,親人卻越來越少了,她只有父母還能算是親密的人,就連外婆外公也不待見她。
懷著對曾經美好生活的懷念,王馨非常渴望和那種家族親戚關係很好的人結婚。
因此,當男友告訴她自家親戚多的時候,王馨不僅沒有像一般女生那樣糾結,反而突然來了興趣,纏著男友問他家親戚的情況。
經過男友的描述,王馨覺得他家親戚關係確實非常好,是自己最理想的那種生活狀態。
可以說,王馨和男友結婚,是本著參與進一個熱鬧的大家庭的心態。
但是王馨千算萬算,卻算錯了一點:別人家親戚關係好,不代表她們就能夠順利地接納新媳婦,如果雙方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天差地別,那就非常容易變成新媳婦被孤立的局面。
王馨和男友訂婚、結婚,中途完全沒有猶豫,她壓根沒有想到最糟糕的情況。
結婚剛3個月,王馨就發現自己很難融入婆家人之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畢竟她和男方家老家不在同一個省,有些地域文化不一樣,而且婆家人一起聊天的時候自然而然地用方言交流,和王馨講話,就要換成彆扭的、帶著口音的普通話。
這就顯得王馨的存在更加尷尬了。
王馨也畢竟是讀重點大學畢業的人,對於一些事的看法,從出發點上就和婆家人不一樣,畢竟婆家人大多都是中老年婦女。
同齡的表姐表妹,雖說文化水平挺高,但是已經和家人相處習慣了,都是聊電視劇、電影,聊點八卦湊個熱鬧,不愛和王馨聊什麼有意義的話題。
王馨見實在融入不進去,也只能遺憾地回家,不再主動去和婆家人互動。
然而婆家人卻沒有放過她,中秋節的時候,婆婆突然打電話說全部親戚都要來她家,說是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這讓王馨眼前一亮,以為婆家人終於願意接納自己了。
然而中秋那天,婆婆帶著大大小小的親戚總共12個人上門,把王馨家擠得滿滿當當。
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一個人帶禮物來,就連公司發的月餅禮盒,都不捨得給王馨來帶。但是他們也不覺得害臊,反而隨口埋怨:「新媳婦怎麼不多買點月餅,這點不夠吃的!」
王馨不想和他們翻臉,忍氣吞聲和丈夫去超市買了很多吃的。
這個中秋節過得一點也不好,親戚們在王馨家待了2天,第二天晚上才離開,吃了她家好幾頓大餐,喝了她幾瓶好酒,開銷實在是太大了。
更可氣的是,婆家人走的時候還不空著手,把她買的200多塊一瓶的葡萄酒拿走好幾瓶。
等婆家人走了,王馨回頭一看自己家,簡直像是蝗蟲過境的田地,一片狼藉。
王馨再也不憧憬什麼親戚來往了,她現在都怕了「熱鬧」這個詞。
然而她又接到了婆婆的電話:「上回在你家過中秋挺愉快的,這不馬上國慶節了嗎?到時候還去你家過!」
嚇得王馨直接當場回絕:「婆婆,你們別來了,國慶節我回我娘家過!」聽了這話,婆婆還很不高興,又糾纏了幾句,這才不情不願地放棄。
03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既簡單又困難。
有時候遇到三觀一致的人,兩人就能一見如故很快成為親密摯友;遇到三觀差距大的人,很可能花幾十年時間關係也不會變得親近。
結了婚也一樣,對待配偶家的親戚和對待常人一樣,一頭熱是沒有用的。
一:愛算計的親戚,和沒分寸感的親戚一樣惹人討厭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結婚後,配偶家的親戚故意來借錢、占便宜,這種事屢見不鮮。
像這種愛算計人的親戚,把「愛財」這兩個字都寫在了臉上,能占一點便宜是一點,基本上都是臉皮極厚的人。他們通常借錢不還、占不到便宜還會罵人。
有些親戚沒有壞心眼,但是為人特別沒有分寸感,總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主。
如果新媳婦、新姑爺向他們表達自己受到了冒犯,他們反而會發作起來、一副受害者的架勢進行反擊,好像受冒犯的人是他們。
這類親戚通常愛面子,看待問題非黑即白,日常生活中也是個愛推卸責任的人。
但凡出現一點小差錯他們就會很焦慮,情緒起伏比較大。
不建議和這類親戚交往,因為不僅會被他們冒犯,還容易被他們甩鍋,生一肚子悶氣。
二:不要對配偶家的親戚投入不必要的精力
通常來說,配偶家的親戚是很容易抱團的,因為他們利益一致。
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際交往方式,剛結婚的人不應該突兀地、熱情地參與進去,搞不清他們彼此之間的身份地位,就很容易說錯話,讓一些人覺得沒面子。
到時候,一句無心之失就很容易挑起矛盾。
剛結婚的人對待配偶家的親戚,應該多觀望,保持一定的距離,聊天時不宜太熱情,也不要輕易答應他們的要求。
至少,不要全盤答應。
不然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新人好欺負,或者誤以為新人和自家相處方式一樣,可以完全接受他們的交際方式。如果以後發現合不來,他們受到冷落了,反而會怪新人不懂事。
親戚交往也和交朋友一樣,不必投入過多的精力。
結了婚,還是要過好自家的小生活,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可以讓配偶去解決。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