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的時候,已經成家的子女為了表示孝順會給父母拿出紅包,這樣,父母也欣慰、高興。
當然,孝敬也要公平,比如當兒子的有了媳婦,「孝順錢」不但給父母也要給岳父母,而且金額兩邊一樣。給岳父母少了,媳婦不高興;給自己的父母少(當然是媳婦的原因),自己心裡也不舒服。
說到給自己父母的錢少,自己不開心,現在這現象也不少見,不是有句話說: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其實他也不是「忘」,是在有些事上他可能是不敢不聽媳婦的話。
媳婦娶進門,由外人升級成了「主人」,自然她的娘家人她看得也重要,孝順父母,自己的父母一定是排在首位。
李恩正的父母是農民,靠種地辛辛苦苦地把他培養到大學畢業。
在李恩正沒娶媳婦之前,他有了工作,掙得工資多數都給了父母,讓父母買吃的、穿的,他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該他回報了。
李恩正的父母在村裡見人都誇他是個孝順孩子。
直到他結婚。
李恩正在遇到現在的媳婦之前,相親過很多次,他有意但最後都失敗了,主要原因還是他在農村的家庭,而且他當時上班時間不長收入不是很高,還沒有能力買房。小原因是他的性格老實,不會「花言巧語」,哄女孩開心。
接連幾次的打擊讓他灰心。
後來一個同事給他介紹了現在的媳婦,長相漂亮,身材高挑,就像一句話誇得:要樣有樣,要個有個,只不過比他大了6歲。
他和她相親過一次,她就同意了,她說她喜歡他的老實、可靠。後來他知道,她是喜歡過一個男的,戀愛幾年,快到結婚,男的最後把她甩了。
媳婦當時能看上他,對於李恩正就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再沒有那麼高興了,可以說以後他把她當成了「寶」,就差她讓他去摘月亮,他難為地沒地方擺梯子。
談戀愛開始,他就沒再給父母過錢。
結婚買房付首付,父母給的支持雖然不大,但也是兩位老人所能做到的,除了向鄰里借了點兒,地里的收入,加上李恩正給的錢也沒花,都攢著給了李恩正。
看到李恩正成家,父母也高興,儘管結婚前他帶她回家就能從這媳婦的表情里看出她有點看不起這個家,沒給過笑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