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在我們傳統的婚姻中,是有著很明顯的分別的,當然,這也是在老習俗之下。
如今的婚姻,似乎已經淡化了嫁,娶的概念,更多的是兩個適齡的男女一起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尤其是很多獨生子女,女方的家長也會給女兒在婚前就準備好屬於她自己的房產,給女兒做好充足的保障。
往往這樣的婚姻呢,最好的狀態就是雙方家境相仿,兩人各有自己的婚前房產,結婚後住一套,出租一套,兩邊的老人呢,都要照顧到,自然是會少了很多的牽強。
然而,當畫風一轉,變成女方家父母早已給女兒備好房子,男方家家境略差,沒有房子,最後決定將女方的房子當婚房,卻依然引起男方家的強烈不滿,甚至鬧到要讓兒子離婚的地步。
而哪怕到了這樣的境地,女孩說的那句:「我就是很愛他,不想離開他。」讓自己的媽媽身心疲憊的搖頭嘆息時,讓人有些不忍。
今天的故事,來自一個調解類的電視節目,為了表述方便,我們就當作一個情感故事講給大家吧。
曉敏,城市裡的獨生女兒,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孩子,家庭條件說不上多富足,但在她剛剛大學畢業那年,父母就在自家附近給她準備好了一套全款的小二套房子。
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曉敏,一直都是家裡的乖乖女,學校里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前的實習期,才交往了自己的第一個男朋友,是實習單位的一位帥氣,熱情的小伙子。
墜入初戀的曉敏,對小伙子的愛意甚濃,小伙子也對她各種的關愛,認識短短的幾個月,兩人就到了見家長的地步,小伙子的父母對曉敏喜愛有加,第一次上門,在了解了曉敏家的各方面情況後,就開始催著兩人早點結婚。
曉敏的父母還是比較理智,雖說對女兒百依百順,但當聽說小伙子家裡還有個小了近十歲的弟弟,而且完全沒有準備婚房的意思時,他們果斷的勸說曉敏再好好考慮考慮兩人的關係,畢竟進展的有些太快了。
一向聽父母話的曉敏,這次卻將「愛情」看得很重,不但頂撞了父母,還在男友的「鼓勵」之下,兩人瞞著曉敏的父母登記領取了結婚證。
事已至此,曉敏的父母也只能妥協,兩家談到結婚的細節,曉敏的婆婆說,自家兩個兒子,確實沒有那麼多錢給孩子們都買房,若是曉敏不嫌棄,她是很歡迎曉敏和她們全家人住在一起的。
想想女兒一結婚就要要公婆,年幼的小叔住在原本就不大的房子裡,曉敏的父母覺得女兒太委屈,就提出來,讓小兩口住曉敏的那套房子。
曉敏的小套二房子原本就是父母買下給女兒做保障的,並沒有考慮過要當婚房,所以這幾年一直也沒好好裝修,當曉敏的父母提出來讓男方家出裝修費時,曉敏的婆婆提出的條件,簡直讓她父母有些震驚了。
在調解現場,曉敏的婆婆理直氣壯的提出,婚房裝修怎麼也得花個二十幾萬,既然如此,就得把曉敏這套房子加上自己兒子的名字,否則自家太吃虧了,如果不加,就堅決不裝修,或者乾脆就離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婆婆很堅決,曉敏領了結婚證的丈夫沒有到場,曉敏的媽媽看著女兒,希望她能有所醒悟,誰知等來的卻是女兒的一句:「我真的很愛他啊,我不想和他分開。」
當曉敏說出這句話時,婆婆的面色明顯很得意,而她媽媽那種恨其不爭,有身心俱疲的無奈,下意識的搖頭,讓人看了很是心疼。
節目的後面,自然是各位調解員們的苦口婆心,對雙方的勸慰,少不了勸和不勸分的說辭,最後自然是要讓兩家人回去再好好考慮。
說了這麼多,真的是想對各位「曉敏們」提一句,你們眼中的「愛情」,有時真的會變成不公的砝碼,愛情的確是美好的,但當摻雜了過多的生活中的一地雞毛時,愛情的美好真的會消失。更多的,是生活的現實。
從婆婆得意的面色,堅決的口吻,就能看出來,他們是吃定了這位還未過門的兒媳的,可想而知,真正如婆婆所願,房子加了他兒子的名字後,接下來的日子會是如何的狀態。
在這裡,只想,也只能對曉敏說一句:姑娘,醒醒。哪怕是先緩一緩,再聽一聽父母的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