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價值。換句話說,一般而言,你的個人價值越高,得到的尊重可能就越多,反之亦然。
婚姻里很多時候也不例外。
她的個人價值,這些年體現在帶孩子,做家務上,這些事繁瑣而辛苦,甚至比上班還要磨人,我相信任何一個有此經驗的人,都會深有感悟。但與此同時,這些事的價值也顯得細碎和漫長,無法直觀地表現出來,它不會像上班那樣,可以直接用錢來作為體現。
你能掙多少錢,很多時候往往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價值的直接體現,也是多數人的下意識衡量標準。
婚姻,原本是一場合作,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從來不是單獨的個例,一個家的運轉需要的是兩個人都把各自的事做好,都有所妥協和體諒。但就是有著很多人,他們在年復一年的時光中,變得功利而世俗,他們把初心丟了,把所有的功勞全部算在自己一個人頭上。
此時,關於一段親密關係里的尊重,也隨著他心中價值的衡量逐漸遠去。
說白了,就是他認為你沒什麼用,也構不成什麼威脅,自然而然就不會在意你的感受,你做什麼他可能都看不順眼,都帶著挑剔的目光,他不是不明白種種道理,而是他不想明白,也不想去體諒你。
這樣的婚姻關係,在生活中並不是個例。
我去年認識一個姐姐,她結婚以後也是在家中做了全職媽媽,而老公的事業卻開始風生水起,婚前她老公很寵她,也很愛她,而後來隨著兩個人的差距,她的老公真的就差把嫌棄兩個字寫在臉上,就連她做的飯,她老公都覺得不好吃。同樣的米,同樣的鍋,換個人蒸出來的米飯,她的老公都能給出截然相反的評價。
她說想去老公的公司幫忙,她的老公不給她任何面子:「就你那智商,你還去上班,算了吧,你別給我把客戶得罪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她才終於鼓起勇氣出來找工作,雖然碰了很多壁,但好歹還是穩定下來了。
她說,自己有了謀生的本領,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吧。
如果,把未來全部賭在一個人身上,只靠著對方的人品和良心來謀生活的話,始終沒有一點安全感。任何時候,自己擁有的東西,才是別人拿不走,並且真正可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