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更多細節的糾正。
錄音的時候,製作人會仔細扣愛豆的咬字、音準、嘴型、情感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每一張專輯都傾注著背後工作人員無數的汗水。
6. 缺陷與挑戰。
有唱歌不太好的愛豆可能會有「希望我的part能少一點」的看法,希望這些愛豆都能夠像櫻花一樣直面缺陷,向聲樂老師或製作人請教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部分,提升自己永遠是戰勝惡評的最好方式。
7. 身心的病痛。
練習生制度的殘酷還包含其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傷痛,在練舞的同時還要復健和吃藥,大公司的練習生有專門設立的心理諮詢,他們的艱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8. 同樣在乎成績。
愛豆自己也是會看類似「廣場」「超話」等自己相關信息,也會搜索自己看自己的物料,紀錄片里熾在出道時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推特實時趨勢,沒有不在乎評論和成績的愛豆。
9. 擔心自己是否出彩。
團隊有話題度,出道後的熱度與討論度不用擔心,但是成員個人會擔心在這個團隊里能不能吸引大眾的目光。例如紀錄片中忙內就直言害怕自己沒有被看到,出道時她因為沒有正常的part和出彩的鏡頭從而沒有受到過多的關注,但金佳藍走後part變多了一些也不會被擋住,她紮實的基本功和自身靈動有趣的Z世代魅力就盡情展現出來。
10. 嚴格的身材管理。
出道前(或者說每次回歸前)都會有很嚴格的身材管理,公司也會對不同成員有不同的飲食管理。決定夢想成為愛豆的那一刻開始,你的身體已經不再僅僅屬於自己,還自然成為公司和受眾潛意識裡的衡量標準,身材管理不在線,粉絲量、直拍數據也會很自然地減少,即使我們大部分人都能夠理解體諒,但在直拍觀賞時下意識就會有選擇。這也是愛豆行業的殘酷。
總的來說,這個紀錄片不只是le sserafim的出道記錄,還折射出了KPOP文化本身很多內容,練習生時期的殘酷淘汰、公司概念的選擇和對練習生的規劃、愛豆心態的成長和「fearless」無畏地勇往直前;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直進,有多年磨一劍的迷茫和勇氣,有選擇不同人生的壓力和轉變,有從零開始的負傷和挑戰,有最後一搏的直面和堅韌;在KPOP殘酷的優勝劣汰體系下,卻能看到五顆真誠剔透的心。
希望五熾能夠永葆野性和熱血的初心,在競爭激烈的五代女團中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