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並不怎麼關注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了。
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
還有一些人認為主謀陳繼志都已經被判刑24年,所以就沒有太過必要去關注。
其實不是的,陳繼志這名暴徒之所以能夠如此地猖狂,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膽子大,更是因為他的背後有保護傘在支持著。
唐山打人案我們都知道,暴徒們都已經啷噹入獄了,
可是這一件事情牽扯出來的那些保護傘們,卻還沒有出正式的處理結果。
唐山打人事件,這一次背後的保護傘,可以說涉及的人數是眾多的。
不過在這些保護傘當中,有人是一邊高喊著掃黑除惡,卻又一邊做著表里不一的事情。有人還不止一次參與到陳繼志的案子當中去。
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至今,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發生,其實還和這件事情的保護傘息息相關。
如果不是有人一邊高喊著掃黑除惡,一邊當保護傘,如果不是有人多次參與到陳繼志的案子當中,或許陳繼志這樣的暴徒早就被繩之以法,或者唐山打人事件的這種惡劣事情就不會發生。
下面就帶大家走進陳繼志案子牽扯出來的保護傘當中,
去看一下哪些人是表里不一,再看一下哪些人曾經多次參與到陳繼志的案子當中去。
在說保護傘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陳繼志案子背後牽扯的兩個細節。
第1個細節是陳繼志的妻子一開始,就覺得自己的丈夫在燒烤店發生那樣的事情問題並不大。
細細地去分析,你會發現陳繼志的惡劣行為從2012年就開始了,2015年的時候更是被重點追捕。
但是不管在2012年還是2015年,陳繼志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擺脫法律上的困難。
而陳繼志的這些行為以及被追捕的行為,陳繼志的妻子不可能不知道。
正是因為陳繼志能夠輕鬆脫身,而陳繼志的妻子又表現出打人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在背後保護著,陳繼志才會如此放縱,陳繼志的妻子才會如此有信心。
第2個細節是:唐山打人事件剛剛發生的時候,也就是網絡輿論還沒有發酵的時候。
陳繼志是能夠回到家裡安然無恙地睡覺,還能夠跑到醫院裡面給自己的身體做一個比被打女生還要全面的傷情鑑定。
正常人的思維是如果受傷了可能會去醫院,但是去醫院可能只是簡單地進行處理和治療,並不會有人跑去做專業的傷情鑑定。
所以從這個細節中可以看得出,要麼是有人提前通知陳繼志,要麼是陳繼志對這些事情經驗比較足,提前為自己做好更專業的減輕罪名的準備。
這兩個細節無疑是讓人能夠想到背後的保護。
此前官方的通報也出來了,陳繼志背後涉及的案件確實是有保護傘,而且保護傘的人數眾多。
從此前官方的通報中,我們可以看到最大的保護傘名字叫做——馬愛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馬愛軍是這一次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中的——靈魂保護傘。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人說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因為這個人曾經是一邊高喊著掃黑除惡,一邊卻在給涉惡人員充當保護傘。
馬愛軍曾經在多次會議中,就公開的喊話:嚴厲痛擊犯罪的行為,同時還要用最大的力度去掃黑除惡。
當時馬愛軍在會議上這樣喊話的時候,讓人聽到振奮人心,很多普通的群眾聽到馬愛軍這樣的喊話,也是比較放心。
可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馬愛軍是一個表里不一的人,背後是說一套做一套。
一邊高喊著要嚴厲控制犯罪行為,卻又一邊在背後充當罪惡分子的保護傘。
目前馬愛軍也是被採取留置措施,至於馬愛軍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處罰,目前我們是不得而知的。
除了馬愛軍,還有另外一個保護傘也是備受大家議論的,這個人就是——范立峰。
范立峰這個人級別並沒有馬愛軍這麼高,但是這個人卻能夠參與很多事情。
比如陳繼志的案件,范立峰就曾多次參與到其中,當然不是這一次的唐山打人案件。
早在7年前,范立峰就已經和陳繼志等人打交道了。
那個時候陳繼志是被重點追捕的人員,而那個時候負責追捕陳繼志等人的就是范立峰。
2015年的時候有一名男子被陳繼志等人非法拘禁,關到車尾箱,同時還暴力毆打,最後這名男子差點還被活埋了。
可是從2019年的一個判決書中可以看到,涉及這個案件的人員只有一名叫做劉濤的男子在2018年被抓。
而同樣是涉案人員的陳繼志,卻能夠繼續在唐山逍遙法外,還能夠在自己的家裡面出入自由。
當時,被人非法拘禁到車尾箱的男子,也是多次找到負責案子的相關人員,
可是負責案子的范立峰,還有相關人員,卻是多次以找不到陳繼志為由就給推過去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唐山打人事件發生之後,不僅僅是那些暴徒引起了重點的關注,暴徒背後的那些保護傘們也是引起了重大的關注。
這一次暴徒們被打掉了,暴徒們背後的個別保護傘也被打掉了。
這一次陳繼志也意識到了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犯罪行為,而且也後悔自己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事情。
在法庭上,陳繼志後悔痛哭。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保護傘們也一樣會後悔痛哭。
只不過還是之前那句話,因為這些暴徒們和保護傘們所做的事情實在是影響太大,而且也比較惡劣。
所以他們所掉下的眼淚不會有人同情,更不會有人憐憫,
最後還是希望這些暴徒以及保護傘,能夠在接受處罰之後反思自己,或許日後還能做一個被人認可的人。
最後也希望所有人能夠引以為戒,
最後也希望所有人在如今的法治社會,不要幻想做惡沒人管,但不要幻想當保護傘不用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