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五十六個民族幾乎每一個都有自己傳統的節日和民族風俗習慣的,不過要說每一年中,對於漢族的朋友來說最重大的節日是什麼的話,那一定就是新年了。全國各個地方在迎接農曆新年的時候都有不一樣的習俗,尤其是現在很多人希望通過和家人一起旅遊的方式來度過這個節日。不過更多人還是喜歡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了。
要說在吃年夜飯的時候,最有儀式感的事情是什麼?可能還是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件事情了。從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大年三十開播以來,幾乎每一年都有很多觀眾非常期待這一場視覺的盛宴。不管是歌舞表演還是相聲小品,春晚的舞台上面精彩的節目帶給大家非常多的回憶。對於演員來說,這一場在億萬觀眾面前直播的節目,如果出彩了那就是紅遍大江南北,如果失誤將會是事業上面最大的一次坎坷了。
說到語言節目,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趙本山老師,確實前幾年的春晚舞台上面,觀眾可能最期待的就是他帶來的精彩演出了,尤其是和范偉老師搭檔的《賣拐》更是讓觀眾記憶猶新。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時在表演這一場節目的時候,范偉的一個失誤讓他終生都留下了陰影,也成為趙本山一生平不了的一個坑。
生於東北瀋陽的范偉從小就非常的喜歡錶演,還在念書的時候,范偉就經常參加學校的一些文藝演出,靠著這樣的方式來積累自己的舞台經驗。不過當時范偉並沒有什麼要成為明星的概念,只是出於對表演的熱愛而已。在他16歲的時候,范偉順利地考入了瀋陽曲藝團,師從當時以為非常有名的相聲大師。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有了老師的悉心指導,范偉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了。
在1993年的時候,范偉的人生迎來了第一次的轉折,當時他創作的相聲《一個廠子的日記》在表演完之後受到了團領導的高度好評,並且這個相聲還被拿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視台演播,一下子范偉就「紅」了起來。隨後范偉創作的好幾個相聲都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並且還有幾個在遼寧的相聲比賽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很快范偉的優秀引起了趙本山的注意,當時趙本山已經在娛樂圈中摸爬滾打很多年了,並且也上過春晚好幾次了。趙本山在范偉身上看見一種年輕演員的沉穩,於是他便邀請范偉合作了小品《走毛道》。雖然說這一次合作雙方都非常的滿意,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作品最終送去給春晚節目組審核的時候沒有能夠通過。
不過好在後面趙本山終於帶著范偉一起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賣拐》也成為現在都難以超越的經典作品。但是這一次雙方合作之後很快就散夥了,而范偉離開的原因也是因為在表演的時候他失誤太多了。春晚是一個直播的節目,在范偉失誤之後,全靠趙本山的臨場發揮才圓了場子。
這一次的失誤之後也成為范偉一生當中難以抹去的陰影,隨後范偉又在其他的幾次表演當中出現了失誤。接二連三的失誤之後,范偉也有些心灰意冷了,他這才做出了離開春晚舞台的決定。趙本山和范偉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對這幾次的失誤表達了很多的遺憾。而現在范偉確實已經徹底地告別春晚了,趙本山因為年紀等等原因,也早已離開了這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