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人終於與老友在醫院相聚,雙方緊緊地握住了手。老人輾轉多天,跨越千里,終於見到了,卻只互相說幾句話,便說孩子們事兒多,就要走了。而老友則囑咐他,
路上慢點,今生還能見到你,我已經很高興了,你此去也要一路平安。
我們在跟別人分別的時候,常說再見、慢點、注意安全、一路順風之類的話。但實際上,我們卻經常把這話只當社交公式,很少去理解平安對於一個人有多大意義。而在生命末期的老人,對好朋友最大的祝福,也就是希望對方平安。平安,意味著人好著,只要人好著,生活就是幸福和有希望的。
有人說,這個電影是中國版的《菊次郎的夏天》,但我感覺,《過昭關》不止如此,它更多地關心了農村,關心了空巢老人。在電影中,兒子害怕父親出事兒了自己也不知道,便給他屋子裝了一部電話,每天去給他響個電話,聽到聲音便安心了。
而影片最後,暑假結束,小孫子便又回到了城裡。農村的老家又只剩下老人一個人生活,窗外大雪紛飛,偌大的屋子裡冷冷清清,老人躺在床上睡覺,電話響了,電話鈴聲在空曠的屋裡迴蕩。
我的心情緊張了幾秒鐘,還好,終於,看到老人從床上起來了,走下去接了電話,我心裡也鬆了一口氣。而這樣的場景,是現在農村中甚至城市中的很多家裡都能見到。人老了,身邊的好友也一個一個漸漸凋零,孩子沒空去陪老人,便也只能在屋裡裝個監控,來看看老人的安全。而留給老人的,則是漫長時間裡的孤單。
好友在,尚能互相幫扶,好友不在了,便只能自己繼續獨自前行。而表達這種心情,只能獨自對著大雪,去唱那流傳了幾百年的戲文:
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游在淺沙灘,我好比魚兒吞了鉤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人生如過關,上學,考試,工作,買房,結婚,育兒,養老,生病,,,一關又一關,關關難過,關關得過。而最後一道關,就是鬼門關。人這一生,就是不停地去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