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
一個女人可以為愛情付出多少?她的一生都在等待中度過,直到死亡來臨,也沒有等到那個為她許下諾言,說要回來娶她的嫖客。但就為這一句承諾,她74歲仍然盛裝打扮,在日本街頭站街60年,只為他有朝一日歸來可以在人海中認出自己。
紀錄片《橫濱瑪麗》的上映,讓許多觀眾為劇中那個為愛守候一生的女人所感動,她傾儘自己的所有,每日塗著「藝伎」的妝容,遊蕩在橫濱街頭,人們將她視為孤魂野鬼的存在,內心對她嫌棄憎惡。但她依舊每日盛裝出現在街頭,只為那個自己所愛之人回來實現他對自己的諾言,而這一等便是幾十載春秋。等的她年老色衰,生命垂危,也不曾等到。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卻是根據真實的實踐拍攝的表演型紀錄片,導演中村高寬用自己的鏡頭敘述出瑪麗的一生,帶給世界震驚。而這部影片還原的正是西岡雪子的悲慘故事。
經歷二戰過後的日本,經濟倒退,民不聊生,日本人民在飢餓中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絕望而又悲傷。他們渴望有一份工作可以使得自己維持正常的生活,而西岡雪子也是這其中的一人。西岡雪子改名叫瑪麗,離開那個讓她倍感絕望的家庭。她的父親因為戰爭永遠的離開她,而弟弟暴露出惡毒的本性,將所有家產全部據為己有,絲毫不管姐姐的死活。她只能靠自己去大街上尋找一份工作,以讓自己生存下來。
國家戰敗,街上四處是戰爭留下的痕跡,廢墟遍地。能夠提供工作的工廠和餐館少之又少,它們甚至自己營業都很困難。若在此時出現一份工作廣告,那麼定是供不應求的搶手工作,因為大量的失業者已經處於慌不擇業的狀態。漫無目的的瑪麗獨自遊走在橫濱街頭,看到一則廣告,內容是「做新女性——涉外俱樂部招聘女性事務員,包吃住服裝,高收入,限十八至二十五歲女性。」看到如此出現在公眾場合的廣告,年輕的瑪麗內心並沒有防備,她認為這樣知名的報刊不會刊登騙人的工作。
同許多其他看到這則廣告的女人一起,瑪麗也報上名前去工作。而在貧窮的現實環境中,許多家庭里的女人都不得不被迫出來工作,這個招聘自然為她們提供到一線生機。三個月的時間裡,全國便有六萬多名女性前來參加這項工作,但她們此時卻不知道這個決定將使自己這一生的軌跡都偏移正常軌道。參與招聘的女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則普通招工廣告,卻不知道投放招聘廣告的是日本國家慰安協會,其中所謂的「女性服務員」簡單說就是慰安婦。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