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比張小斐優秀的舞蹈演員比比皆是,而她依然努力練習,提升舞蹈能力。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張小斐無意間接觸到表演,並且產生濃厚的興趣。
有一次表演,小品作品缺少演員,張小斐去試了試,雖然演員一竅不通,但她表現不錯,而且體會演戲的快樂。
跳舞是枯燥乏味的,來來回回只有幾個動作,而當演員對下一個角色是未知的,這種感覺很奇妙。
退伍後,張小斐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因為有舞蹈功底順利錄取,與楊冪、袁姍姍是舍友。
在班級當中,張小斐並不是最突出的,別人都有過表演經驗,而她是第一次接觸,並且學得比較慢,與學舞蹈完全不同。
有同學都看不上張小斐,經常嘲笑她,嘴上說是開玩笑,心裡是討厭她的。
然而這些聲音激勵著張小斐,要成為優秀的演員,老師也十分看好她,就有信心走這條路。
大二時,老師就給張小斐一個機會,參演《烽火歲月》。
這是第一次拍戲,張小斐十分緊張,表演有點放不開,導演直接當場發脾氣,其他演員因為她耽誤拍攝進度,也不給好臉子。
張小斐十分內疚地拍完,同時也知道在圈內發展實力的重要性,演員有實力才能在劇組被尊重,回到學校的她琢磨演技。
只是張小斐似乎有不紅的體質,同學楊冪都已經成為一線小花,劇本收到手軟,而她還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朋友見張小斐當演員非常簡單,就勸她回去跳舞吧,起碼能吃飽飯。而她堅定自己的想法,走演員道路。
朋友就給張小斐推薦靠藝術團,起碼吃住有穩定,才能考慮未來的發展。
2009年,畢業後,張小斐就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不僅有舞台表演,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也能接觸更多的作品。
張小斐有這一身份,導演就會優先考慮,畢竟表演能力不會差,而她也參演了幾部作品,一直都沒有紅。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