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20年的TVB也走到了今天,港片沒落無人問津?5個原因早有定論

2022-10-02

現在說起港劇,很多人都不禁唏噓一聲。

自1983年內地首次引進港劇《大俠霍元甲》起,港劇在內地的發展呈井噴狀態,一直到千禧年代之前,二十年間港劇如日中天的勢頭無人可擋。

《射鵰英雄傳》《金枝欲孽》《神鵰俠侶》《上海灘》《鹿鼎記》,周潤發、周星馳、汪明荃、劉德華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劇名和影星總能將很多人一秒帶回那個群星薈萃的香港影視黃金時代。

而創造了這個黃金時代的背後,就不得不提及「香港無線電視台」TVB。

雖然香港不止這一家電視台,但當時的TVB只需振臂高呼便能號召香港、內地和東南亞的影視圈向他們抬頭瞻仰,可見那二十年間,TVB在香港沒有勁敵,它就是香港影業的代表。

巔峰時期,港劇能占據內地電視劇播放量的半壁江山,然而自進入千禧年代,TVB的影響力開始大不如前了。

自2014年起TVB的盈利開始走向下滑,直到2018年首次出現虧損,並且沒有逆風翻盤之勢,四年營收降幅54.43億港元。

作為香港影業的代表,TVB的沒落也意味著港劇的沒落。

成也「視界」敗也「視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經濟才剛剛開始發展起來,當時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很多內地人嚮往和憧憬的繁華地帶。

然而在那個網絡還沒發展,交通並不算便捷的年代,很多人都覺得緊靠內地的香港距離他們十分遙遠,憧憬卻無法實地領略香港的魅力。

於是電視劇就成了人們遙看香港的一個重要窗口,當然它除了是內地人看香港的一個窗口,同時也是內地人看世界的一個窗口。

1841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後,英國強占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才結束了長達150多年的被殖民統治,回歸祖國的懷抱時。

而香港作為中西文化長期交匯的特殊地帶,與大陸的經濟和文化都有著不小的區分。

所以,港劇里呈現的奇特而繁華的景象就極大地吸引了內地觀眾。

港片中高檔的寫字樓,出入的精英白領,熱血驚險的警匪交戰和聚眾鬧事的古惑仔是人們對香港的第一印象,繁華且神秘刺激。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初,網絡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了,人們認識世界和認識香港的渠道不止電視台。

加上內地開始大量引進日劇韓劇以及歐美的優秀影視劇,整個中國的影業市場競爭壓力驟然增強。

而且內地經濟崛起,內地的影視行業也有了不小進步,陸續產出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來瓜分TVB的原有市場。

雖然TVB在千禧年也交出了《尋秦記》這樣的優秀作品,但是在多元化的大浪潮下,也難以讓TVB一直獨領風騷。

以前人們癡迷於港劇,除了那段時期港劇的總體質量確實遙遙領先內地影視劇之外,還有時代的紅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八九十年代的人們守在電視機前選無可選,但到了現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人們的「視界」更寬闊了,留給人們的選擇餘地也越來越多。

甚至熱衷於電視劇的人也越來越少,他們的業余消遣可以選擇漫畫動漫或網文游戲。

除了選擇餘地更多之外,有些時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劇看多了的人就很容易發現當下港劇的弊病所在。

所以說成也「視界」敗也「視界」。

劇種單一化,劇情公式化 雖然TVB的市場競爭壓力變大了,但是我們知道有了競爭才有革新的動力,即便是小成本的網劇製作,只要拍攝質量過關,劇情優秀也能引起市場極大的反響。

反觀當下的港片,十年前的劇放進現在的劇裡面也不顯得違和,這說明了什麼?不正說明現在的港片在畫面和劇情等諸多方面沒有進步嘛!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編劇林奕華坦言,TVB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放棄了多元化劇種,我們對港片的劇種印象大多是警匪片、職場戀愛片、宮斗片、法政片、武俠片、奇幻片。

以前製作的劇種並不少,但是現在港片泛濫的就是警匪、法政,圈子越來越小,受眾越來越少,而且看多了觀眾總會有膩了的時候,不過劇種縮減並不是內容上的最大問題。

怕的是新壇裝舊酒,顧客嘗了一口發現裡面裝的還是自己喝過喝到膩的舊酒,這個問題就大了。

曾經警匪片、職場片、法政片、武俠片、奇幻片是TVB的金字招牌,TVB的繁華時期也是各類劇種百花齊放的時期。

但是後來TVB發現警匪和法政在內地口碑更好,於是就花了大量經費和精力投資在警匪和法政上。

但是再優秀的編劇也會有江郎才盡的一段時期,TVB卻強求編劇們在規定時間內上交一定數量的劇本。

在無法獲得靈感的情況下,編劇只好照搬套路,使得作品情節大綱千篇一律,觀眾看了上一集就能猜到下一集的劇情,沒有別出心裁的情節以及設定引起觀眾好奇心和期待感,自然留不下觀眾。

或者是沒有認真打磨劇情,想吃全部的口碑紅利,隨便應付了事。

例如《法證先鋒》,是TVB在2006年出品的一部法政片,前三部的口碑一直不錯。

到了2020年的第四部卻是劇情和表演拉跨到出奇,前三部積攢下來的口碑也挽救不了第四部的收視率。

《金枝欲孽》相信是很多人心中宮斗劇的鼻祖吧,然而2013年TVB不想著挖掘新題材的優秀劇本,拍了《金枝欲孽2》,反響是狗尾續貂不如不拍。

就這樣,在多元化的時代TVB卻故步自封,高質量內容的輸出銳減,就導致其失去了市場競爭優勢,而收視率銳減便意味著TVB營收銳減,那麼TVB營收銳減的後果又是什麼呢?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4頁」繼續閱讀。


相关文章

  • 吳宗憲回應不去看lily畫展,直言那是小孩水平,兩人交情沒到那步
  • 西裝師變武士刀高手!尹昭德霸氣救妻 《寶島西米樂》收視創新高
  • 男裝周|愛馬仕譜寫都市夏日詩篇 創新剪裁定義紳士新貌
  • 馬筱梅直播手臂紅腫疑似被家暴,坦言兩人很好準備為汪小菲慶生
  • 玉兔4個月孕肚「變大超快被狂問」 無奈:煩死了!
  • 泰版梁朝偉抵台!萬洛隆甘迦再戰影帝 下飛機直喊:想吃牛肉麵
  • 蔡允潔挺9月肚趕通告 不到1個月就要生:在家時間過更慢
  • aespa Winter機場「不敢穿亮色衣服」 親揭原因:怕被說搶鏡
  • 為工作錯過女神碧昂絲! 他在米蘭竟遇上驚喜反轉...當場嗨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