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有這麼一句話,意味深長:窮人的苦是吃不完的,苦會不斷地找上窮人。
就像上文中李良一家人,好不容易賺了點錢,父親中年去世;好不容易買了房、有了娃,母親才享受了10年的福,就離開了孩子們。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而李良一輩子誠懇待人,妻子跟他結婚這麼多年卻一直不安分,惦記著他姐的錢。
一:親人之間明算帳,預防以後不測
有時候,最信任的血脈親人也不能為自己的生活保駕護航,因為他們早晚都是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的,要和他人成為家人。
很難保證這個「家人」沒有壞心眼,不會反過來給他洗腦,盯上自家的錢。
更何況人心也是會變的,親兄弟為了爭奪家產反目成仇的故事不少見,吵得急了,甚至恨不得當場讓對方死,發生流血衝突都不奇怪。
環境和生活壓力會改變一個人的想法。
而金錢方面的巨大壓力,也有可能改變一個成年人的三觀。
防人之心不可無,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親兄弟姐妹,甚至是親生父母、親生的子女。當他們遠離你,和別人朝夕相處之後,是否變心全看個人素質。
二:都是底層人,就別互相算計了
人與人之間為了爭奪利益,總是打得不可開交。
人都是群居的、熱血衝動的生物,有時候事情發展到了節骨眼上,面子也好、壓力也好,有一些東西成為了導火索,點燃了氣氛,就會讓人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甚至是極端的行為,讓人後悔終生。
其實到頭來想一想,可能爭的這點利益並不多,根本不值得賠上人際關係或是名譽。
而且越是衝動、不要命的,越是底層人居多,因為窮,所以更能豁得出去。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想,大家都已經是底層人了,大家都是拿著幾千塊的打工錢勒緊褲腰帶生活,都這麼苦卻還要互相算計,又能算計出什麼呢?又不能一夜暴富,何必呢?
身為底層的打工人,腳踏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有問題找親戚朋友商量商量,實在拿不定主意大不了問律師、問警察,也是個很不錯的解決辦法。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