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很多的事,一旦被傳說,就會有很多的謎團。
傳說,麥克阿瑟的目光停留在了這個日本女人的身上,就再也離不開了。
這個女人曾經被日本人稱為「聖母」。
據傳,日本裕仁天皇曾對她和類似於她的人,有過這樣的評價:「美國人看來有罪的人,從我們來看是有功的人。」在這種評價里,她的很多行為和經歷都成了謎。
她,就是日本著名女演員原節子。
原節子
01.家境不富裕,姐夫推薦進入電影界
原節子1920年出生於日本國神奈川縣橫濱市,本名會田昌江,她的父親叫藤之助,母親叫ナミ,家中兄弟姐妹三男五女,共8人。孩子多,又是一般平民的家庭,所以,原節子的家境並不富裕。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送她去了保土谷區普通高等小學,後進入私立橫濱高等女子學校(現橫濱學園高等學校)學習。
然而,很快家中就沒錢再供原節子繼續上學了,原節子哭著不想離開學校,家人勸說,姐夫熊谷久虎也加入了其中。熊谷久虎要比原節子大16歲,是日本導演、製片和編劇,告訴原節子自己很熟悉影視圈,認識不少人,可以推薦原節子去演電影,說不定還會有個好前程。原節子覺得姐夫說得有道理,從此退學,進入電影界。
1935年,在姐夫的推薦下原節子進入日活多摩川攝影所。同年,在《年輕人勿猶豫不決》中首次參演,並從在該劇中飾演的角色名「節子」中取藝名作為「原節子」。1936年得德國導演Arnold Fanck賞識,主演日本和德國合作拍攝的《The New Earth》。在納粹宣傳機構的強力推動下,影片在兩個月的檔期內高業績然。曾作為日本親善大使赴柏林訪問,並與當時的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會面。其後,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名的道路。
02.成為明星,被送給麥克阿瑟當情人
二戰期間,原節子曾參與過許多以軍國主義和大東亞共榮為主題的電影,正因為如此她的事業達到了高潮。成為了當時日本超級女明星,被稱為「昭和第一女神」。然而,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則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軍事占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原節子這位當時在日本大紅大紫的女星,在其後走進了麥克阿瑟的生活,成為了麥克阿瑟的情人。
因為麥克阿瑟初次與日本天皇見面後很不客氣,再加上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要求廢除天皇,這讓日本天皇很是擔心,進而產生了接近和賄賂麥克阿瑟的想法,要日本高級高官設法溝通直達麥克阿瑟的渠道。於是,日本內閣大臣吉田茂等人開始卑躬屈膝地阿諛奉承麥克阿瑟,投其所好。
陸立之《誰主沉浮》中說,日本以金錢美色獻媚迷惑「洋人太上皇」,此計果然奏效。於是,麥克阿瑟頒布修改憲法的三原則,不顧中國、蘇聯、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反對,保留了「天皇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井上清《天皇的戰爭責任》中說,戰後,如果沒有天皇,日本國內秩序將難以協調,因為之前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經成為多數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國策略上的需要,麥克阿瑟將軍和其他官員共同表示,裕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負主要責任。這一觀點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極大歡迎。(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不管怎樣,原節子在這之後,被日本政客們送到了麥克阿瑟的面前。她是名人,被高層看中後,安排她參加了麥克阿瑟出席的一場舞會,也便有了與麥克阿瑟的相識。又因為她高鼻深目、身形修長,外形不同於日本傳統女演員,讓麥克阿瑟覺得很對自己的胃口,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就難以離開了。同時,她很聰明,在與麥克阿瑟的交往中一直若即若離,並沒有主動投懷送抱,所以,幾次接觸過後,便讓麥克阿瑟不能自拔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因為,麥克阿瑟有妻子,原節子有過以宣傳日本「國策」、推行軍國主義的演藝經歷,也想救日本於水火,也便順理成章地成了麥克阿瑟的情人。關於這種結合,民間有著太多的說法,有人甚至把這叫做「和親」,稱日本的政客們因為原節子的付出獲得了不少好處,在原節子的努力勸說下,麥克阿瑟放鬆了日本的管理政策,放開軍事管制,允許建立組織等政策相繼出台。
還有人說,因為原節子和麥克阿瑟枕邊風月,許多戰犯逃脫了懲治。於是,在日本民間,人們把原節子傳說成了大和民族的英雄,全國各地公共場所,如車站、碼頭、酒店、舞廳、旅舍、浴室無不高懸她的大幅照片,以示崇敬(陸立之《誰主沉浮》)。被當時的日本人稱為「聖母」。
同時,因為有了麥克阿瑟的支持,在日本戰後第一次國會選舉中,由於第一次准許婦女參政,原節子獲得選票超越當選魁首,選票高達25.6萬張。然而,也有人說,原節子作為麥克阿瑟的情人,沒有任何名分,對麥克阿瑟的影響非常有限,麥克阿瑟看重的只是她讓人傾倒的漂亮長相和令人著迷的女性氣質,而日本政客們將她送給麥克阿瑟,是對她本人的極不尊重。
03.一生未婚,95歲終老,往事成謎
需要說明的是,原節子並沒有因為與麥克阿瑟的關係而停止自己的演藝事業。1946年,出演黑澤明首部導演作品《我對青春無悔》,1947年出演松竹公司出品的電影,《安城家的舞會》1949年出演小津安二郎導演的作品《晚春》。其後,成為小津的「救星」,因常飾演溫婉大方、善解人意,又不乏主見的女性,成為日本電影中一個令人難忘的形象。
離不開原節子的小津曾經對原節子有過這樣的評價:「我拍了二十多年的電影,像原節子那樣能夠深入理解角色並展現精湛演技的女演員非常罕見,實際上,這不是恭維,我認為她是日本最好的電影女星。」而原節子也憑藉《晩春》《青青山脈》《大小姐乾杯》等作品中的演技,獲得了1949年每日電影比賽的女演員演技獎,並被日本人稱為是「貞女」、「聖女」。
然而,這極盛的景象卻似乎隨著麥克阿瑟的離開而悄悄落幕——1951年,麥克阿瑟被撤銷了「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不得不回到美國。此後,兩人再也沒有任何交集。1964年,麥克阿瑟因膽結石去世,原節子也沒有任何表示,這讓人們覺得她與麥克阿瑟的感情,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深厚。也就是在這期間,原節子隨著日本電影產業由高峰逐漸走向衰落,一步步地走向了事業的低谷——1952年出演《東京戀人》後開始淡出公眾視線,1954年傳出可能會引退的消息,1962年讓《忠臣蔵》成為自己的最後一部演出作品。
1963年底,小津去世,原節子出席守夜之後,徹底隱退了演員的工作,再未出現在公眾面前。這引發了人們對她的情感的猜測,即:她是喜歡小津的,但因為邁不過麥克阿瑟的「坎兒」,也就只能將小津默默裝在了心裡。但是,在小津留下來的一些近於日記、筆記的文字里,卻未看到愛原節子的隻言片語,而原節子本人也對此沒有作出任何說明,所以,這段情感也就成了謎。
因為一生未婚,原節子被譽為「永遠的女兒」、「永遠的貞女」、「永遠的聖女」,退隱後的她,一直在鎌倉市和親戚一起生活。2015年9月,因肺炎在神奈川縣內的醫院去世,享年95歲。幾乎沒有外人參加她的葬禮,她離世的消息,是在她去世幾個月後,她的一位侄兒透露出來的。
據說,在退隱的日子裡,原節子就一個標準的宅女,每天大多數時間都用來安靜地讀書,很少關心外界的事情。因此,有分析認為,她能如此長壽,或與她後來的退隱有關——人生就是這樣的,如同天上眾多的星星,想要發出更大的光芒,就意味著消耗太多的能量,前半生的消耗,讓她成為了日本電影界一顆耀眼的明星,包括被送去做麥克阿瑟的情人,而隱居卻讓她成為了一個智慧並且高壽的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