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2022-10-03     緣分     11600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萬萬沒想到,一門傳統的喜劇藝術——小品,最近居然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沒錯,我說的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粉絲們先別急著罵我,我並不是想批評這節目庸俗、沒勁。

記得去年第一季播出時,部門的00後實習生曾在選題會上對它大誇特夸。

甩了一堆專業名詞,什麼sketch啊、打破預期啊、喜劇正演啊……但當時,我和我的同事們內心毫無波瀾。

單看節目組打出的口號,「尋找新新喜劇人」「為國內原創喜劇注入新鮮血液」;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怎麼說呢?這基本等同於宣布,他們的受眾就是那些大城市裡剛畢業的時髦小年輕。

愛逛展、會在加班後去看夜場脫口秀,迫切地想在流行文化中找到點「被理解」的共鳴。

且有精力對著任何一段時長不到5分鐘的表演進行深入研究。

但最近,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對比,剛播出的第二季顯然已經成為普羅大眾的綜藝之光。

以至於稍微對喜劇還有點興趣的觀眾們都在呼喊:「李誕,多跟馬東學著點吧!」

好奇之餘,我昨天去看了最新一期節目。

不看不要緊,一看突然搞懂了它究竟是為什麼俘獲了網友的心——

這不就是小品嘛!

只有小品,才能讓身為東北人的那英在台下又蹦又跳,嗨成震動模式;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畢竟那英老師在當脫口秀領笑員時表情是這樣的: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迷惑中混著幾絲掩飾的表情,掩飾中又帶著一點慌亂。

好像在思考:我聽不懂,但怎麼才能不讓他們發現呢?

當發現自己鍾愛的《喜劇大賽》被直接蓋章為《曲苑雜壇》,我的00後實習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一絲被冒犯。

但這個定義,無疑已經俘獲了更多網友的心。

短視頻博主自發做的節目cut,後面光明正大掛著#搞笑小品#的tag;

評論區對這群年輕喜劇演員的最高讚揚:「這麼好的節目,真應該上春晚。」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當然了,我並不是為了證明,只有那英老師喜歡的喜劇才是真喜劇。

只是想說過了20年後,小品還是打敗了相聲,啊不,脫口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