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2022-10-03     緣分     11629

喜劇大賽第一期分數最高的節目,「某某某」組合的《排練瘋雲》。

要真說技巧,能挑出一大堆毛病。

比如整個故事結構其實很討巧:三個演員相當於演自己,一切矛盾和笑料都用「為參加喜劇大賽排練」這個動機來推動。

我上一次看到這種編排思路,還是在小瀋陽和丫蛋爭上星光大道的《不差錢》。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結尾那段RAP,強行炸場把氣氛頂上去。

像不像小品演員用播音腔齊呼「過年好」?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但招不怕老,有用就行。

這個作品妙在把排練情境挪到了線上,並用表演惟妙惟肖地還原現場——

沒費多大勁,就把大家帶回了上半年居家工作的荒唐回憶。

我的第一次爆笑,就發生手機回聲那個梗上。

因為線上會議有人手機開著公放,結果每說一句話都會不斷產生回聲。

「誒」「誒」「怎麼有回聲啊」「回聲啊」「咋回事啊」「回事啊」。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最搞笑的是,即使他們已經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但因為交流受阻,解決問題也總是慢半拍。

就像我在線上開選題會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在不知從何而起的回聲中扯著嗓子問:

「這是誰的麥沒關啊?」「麥沒關啊?」「沒關啊?」……

第二次爆笑,則是因為網絡延遲,導致有一個人始終游離於整個排練和討論之外。

別人說東他說西,連勸架都勸不到熱乎的。

更直觀一點可以參考下圖: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這些梗其實簡單的很,也常見的很。

甚至公放回聲那個效果,在後半段又通過「耳機掉線」的設定重新用了一次。

但就像有人會在聽見每一個諧音梗的時候爆笑——

對不起,我知道他是在故意逗我笑,但是真的很好笑。

這一季喜劇大賽如今評價意外地不錯。

但也有很多從第一季追過來的老粉絲,會覺得新選手「目的性太強」「不如上一季高級」。

我雖然沒看過去年的珠玉,但確實也在某些格外「亢奮」的片段中,感到一絲用力過猛的尷尬。

比如白襯衣小哥這個瘋狂擺pose、大喊「我好帥」的部分雖然很嗨,但實在是太長了;

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分鐘,配上演員被汗水浸到發亮的腦門,看得人從興奮到不知所措,笑容漸漸從嘴邊消失。

而在另一個用「特工送物資」諷刺外賣行業的作品中,結尾是物資員騎著「沒有保安能追得上」的小摩托,載著特工突圍。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我以為已經結束了,結果突然又冒出一個「摩托車沒油」的梗。

當時內心只想大喊「可以了!開始尬了!不要再往下演了!」

但等這點尷尬褪去,卻突然也有點感動。

前幾年,觀眾曾人均自詡喜劇行業的操盤手。嘴裡念叨「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關心什麼樣的段子高級、某個演員用了什麼新技巧。

節目也樂於展示創作的辛苦,讓大家一邊笑一邊心疼演員們的腦瓜仁。

然而如今大眾的情緒需求早就變了,至少已經無力靠「聽懂了什麼笑話」來維繫自己的安全感。

什麼段子高不高級啊,用了什麼手法啊,反映了什麼現實困境啊……

能在這一個多小時里啥都不想、放聲大笑,才是最珍貴的。

更何況,還有人願意這麼努力地揣測觀眾心思,使盡十八般武藝逗笑你我。

整個節目中最讓我感到觸動的,其實並不是具體哪個節目。

而是這些喜劇演員一個個都好亢奮啊!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有人從戲裡鬥嘴到戲外,妙語連珠的程度不亞於精心寫的台詞。

今年最傻叉的事是什麼?對,是為喜劇節目吵架

有人會因為評委的一句互動,就興奮地踮起腳尖、舉起手歡呼。

你都已經分不清,這群人到底是沒出戲,還是真就這麼精神頭十足。

也開始懷疑他們剛剛在台上嘶吼著唱「工作停擺勒緊褲腰帶」的那一幕,究竟有沒有真實發生過。

但這沒準才是喜劇的真諦。

無需再去擁抱那些專業名詞所點綴著的「高級笑點」,更不必在喜劇中計較所謂內涵、價值觀。

一方負責提供簡單直接的笑料,而另一方展示出自己最淺薄的笑穴,高喊「快來戳」。

在一場場不經思考的大笑中,我們可以短暫沉浸在充滿快樂的氣氛中。

就好像生活真的沒有任何煩惱一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點擊下方按鈕立刻關注。

不苛求正確,只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