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都不明白,為啥韓國明星壓力大、收入低、內卷嚴重、自殺率高,卻還有那麼多年輕人前赴後繼地往娛樂圈裡鑽?現在我恍然大悟了:原來是他們沒得選!
以10月1日韓國中央大學慶典為例。校方為了讓學生們能安心地坐下來,特意請來了黃禮志、崔智秀、申留真、李彩領、申有娜來表演,光一個ITZY就表演了《SNEAKERS》《Twenty》《WANNABE》《DALLA DALLA》《Not Shy》五個節目,而一場慶典的時間才有多長呢?至於啥專家教授、優秀畢業生登台演講,學生們毫無興趣,自然聽得昏昏欲睡。反倒是明星們的表演,愣是將慶典搞成了演唱會現場。
韓國高等學府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及行業自不用多說了。一言以蔽之,韓國的年輕人沒得選——你要麼選擇好好讀書,去做財閥的「耗材」;你要麼選擇認真學藝,要麼去做娛樂圈的「炮灰」。前者將一輩子都交付給了一家公司,即使跳槽,你都逃脫不掉財閥的魔掌;而後者儘管也逃脫不掉財閥的魔掌,但是至少能穿得光鮮點、就業相對靈活點、過得比較刺激點吧?只有這兩條路,讓你選,你會怎麼選?
所以啊,韓國娛樂產業發達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它是以犧牲年輕人的未來為代價的。或許,正是恰恰因為此,韓國才找了個「美國爹」來當靠山。畢竟,年輕人都追星、當練習生去了,真打起仗來了,誰上戰場呢?
和平年代,「奶頭樂」挺爽;戰爭一旦來臨,你就知道啥叫「戲子誤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