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周星馳,無厘頭成牆角,如今沒了沈騰,小品電影也要步後塵?

2022-01-04     昀澤     9765

沒了周星馳,無厘頭成牆角,如今沒了沈騰,小品電影也要步後塵?

甚至連拿到超過50億票房的《你好,李煥英》,從拍攝到上映初期各個階段,也主要得靠沈騰來拉投資、吸引觀眾,最後才靠口碑發酵創造票房神話。可以說沒有沈騰,有沒有這部從小品改編而來的電影都難說,更遑論50億票房了。

沒了周星馳,無厘頭成牆角,如今沒了沈騰,小品電影也要步後塵?

過於依賴沈騰一個人的力量,靠"含騰率"來鑑定片子好壞 , 這不得不說是當下國產喜劇的一種悲哀。

很多人說現在的沈騰像當年的周星馳,一人扛起了喜劇電影的大旗,大量喜劇演員都跟著他沾光受益,甚至成了喜劇界一個圖騰式的人物。而正如李成儒所說,周星馳幾乎靠一己之力提高了原本屬於「牆角」的無厘頭喜劇片的下限,如今的沈騰似乎也在靠自己的天賦把「小品式喜劇電影」提高到了一個原本不該有的高度。

沒了周星馳,無厘頭成牆角,如今沒了沈騰,小品電影也要步後塵?

但正如王晶所說,演喜劇比其他任何戲都要困難十倍,你想要逗別人笑,首先還得說服自己。沈騰由於三十多歲才大器晚成,所以比周星馳更早進入倦怠期,才主演了沒幾部電影就不想演喜劇了,在《飛馳人生》里已經想轉型演悲劇、想演父親、想死,已經不想再單純逗觀眾笑了。

沒了周星馳,無厘頭成牆角,如今沒了沈騰,小品電影也要步後塵?

可見喜劇這個行當不是什麼人都能演,也不是靠流水線表演培訓、造星機制所能培養出來的,是一個極其依靠天賦、依賴不世出天才的行當,周星馳已經不演戲了,沈騰也已經逐漸不想演喜劇了,下一個華語電影的喜劇天才還要等多久才會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