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家家有本難忘的經,那些看起來和和睦睦的家庭,背後也有一地雞毛的尷尬。
人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而活?
小的時候,為了成為父母的驕傲而活,再小的孩子都懂得看父母的臉色,再笨的孩子都懂得如何討好父母。好成績、好分數、好名次,長大以後考名校、找好工作、多賺錢,這些通通是父母想要的。
長大了,工作賺錢了,漸漸過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一方面擔心父母養老的問題,一方面考慮孩子擇校的問題,如果再操心一點,還要惦記婚姻的質量問題、另一半的情感問題。
終於等到自己老了,以為可以隨心所欲地活了,又被孩子的孩子套牢了。給兒媳帶孩子,女兒不高興;給女兒帶孩子,兒媳又挑理。如果兩方都不管,兩家都挑理。
似乎人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過。那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領導眼中的好員工、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哪一樣,恐怕都不是你想要的吧。
米爾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一直以來,歌頌母愛的歌曲、小說、詩歌等都特別多,但是,這就意味著母親要為自己的孩子付出最後一分光和熱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她就不是一個好母親嗎?
網友陳阿姨今年65歲,她感慨道,「退休旅遊3天接9個電話,兒媳罵我自私,女兒罵我沒良心,我真的錯了嗎?」
辛辛苦苦一輩子。
陳阿姨有一兒一女,小女兒考上大學那年,兒子考上了研究生。同年年底,丈夫因車禍去世。那一年,陳阿姨差點抑鬱了。兒子女兒讀書需要錢,家裡的存款又不多,再往後看,兒子娶媳婦要花錢,婚房還沒買。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呢?
那時陳阿姨的父母還健在,母親對她說,「女兒啊,再苦的日子總能熬過去的。父母雖說沒有多大的本事,但是,也會竭盡所能幫你的。」陳阿姨不想年邁的父母跟著自己著急上火,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
為了多賺一些錢,陳阿姨在小區里開了一個小超市。白天的時候,父母過來幫她的忙。下班以後,她自己忙到深夜。兒子女兒周末回家的時候,她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日子熬著熬著就過去了,陳阿姨總算在兒子娶妻之前,為他貸款買了一套房子。辦完兒子的婚禮,陳阿姨終於鬆了一口氣。
三年後,陳阿姨的女兒出嫁了。陳阿姨為了表示自己一碗水端平,又掏光口袋為女兒置辦了嫁妝。女兒也嫁出去了,陳阿姨轉眼就到退休的年齡了。
陳阿姨想,自己辛辛苦苦這些年,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正式退休之後,陳阿姨把原來經營的小超市兌出去了,以後的日子,她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
雖然陳阿姨的退休金不多,可她想出去走走也不是什麼難事。陳阿姨還對鋼琴特別感興趣,她準備去老年大學看看有沒有鋼琴班。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了,陳阿姨還想找個老伴,她認為兒女指望不上,到頭來,還得有個老伴才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阿姨就是這樣想的,她也準備這樣做。她認為自己的想法無可厚非,也不覺得她需要和任何人商量。在陳阿姨的心目中,兒子女兒已經都有屬於自己的家了,而她的家裡只有她自己一個人。
獨自旅遊被指責。
陳阿姨正式退休以後,沒多久,孫子出生了。兒子和陳阿姨商量,「媽,你過來幫我帶孩子吧?」
陳阿姨心想,如果自己給兒子帶孩子的話,至少要帶三年,說不準得帶到孩子上小學。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再想做什麼也沒有精力了。陳阿姨說,「兒子,你已經長大了,生孩子是你們夫妻之間的決定,帶孩子同樣是你們倆的事情。如果媽不忙的話,一定會過去幫忙的。」
言外之意,陳阿姨不想幫忙帶孫子。就在陳阿姨研究自己的旅行線路時,女兒給她打來電話,「媽,我懷孕了,早孕反應特別大,你過來照顧我一段時間吧。」陳阿姨的計劃又被打亂了。
不幫忙帶孫子,陳阿姨可以為自己找理由。可是女兒現在正是需要自己照顧的時候,她怎麼也不忍心說出拒絕的話。就這樣,陳阿姨又照顧了女兒三個月,她的早孕反應消失了,自己才重新開始計劃旅行的事情。
陳阿姨終於按照自己的計劃出行了,一路走來,秀麗的風景讓她的心情愉悅了不少。雖然是自己一個人的旅行,陳阿姨也覺得挺好的。她現在的打算就是,這次旅行回去,自己想要去相親,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老伴。將來兩個人一起出來旅行,肯定會比現在更高興的。
開心的日子剛過一天,兒媳就給陳阿姨打來電話,「媽,你也太自私了吧。你不幫我們帶孩子就算了,還一個人出去旅行,多浪費錢啊。」隔了一天,女兒也給陳阿姨打來電話,「媽,你有點沒良心吧。我還懷著孕呢你就出去玩,為什麼不照顧一下我的感受呢?」
65歲的陳阿姨數了一下,她出來旅遊3天接了兒媳和女兒9個電話。這讓她不禁自我懷疑起來,「我想過自己的生活真的錯了嗎?難道真的要為了兒子女兒付出一輩子嗎?」
陳阿姨原本打算好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如果不是兒媳和女兒的質疑,相信她會過得非常愉快。那麼,陳阿姨錯了嗎?不能一概而論。陳阿姨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她可以拒絕帶孫子,也可以不去照顧自己的女兒,這是她的自由。但是,也要看兒子和女兒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如果兒子一個人的工資沒辦法養家,必須兒媳上班才能保持收支平衡的話,另當別論。如果女婿不在女兒身邊照顧她,女兒只能指望陳阿姨的話,又是另外一種處理方法了。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陳阿姨,你會如何選擇呢?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