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的凸起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完全是正常現象,但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衣服設計對我們人體的這一自然現象進行充分的尊重了嗎?沒有。
氧叔粗略看過一些服裝品牌的女裝尺碼,最小的腰圍有51,最大的腰圍也就64,。
褲子的設計尺碼就更離譜了,仿佛人均筷子精、漫畫腿,各項維度小到令人不解。(某穿搭分享社區常態)
人均「極瘦」
女明星人均腰圍在60左右,還存在穿進去緊到要暈倒的衣服。一些高奢追求極致美感,那還可以理解,但目前市面上的服裝設計尺寸幾乎都是「以小為美」。
市面上多是一些極端狹窄的腰圍設計服飾,仿佛設計的理念只尊崇顯身材,而難以進行對身材包容與修飾型的設計。
人只要活著內臟脂肪就會增加,這也算人類衰老的一種特徵,其次女性體脂率在28以下的幾乎不叫肥胖。
要是合理的設計與剪裁,輕微的小肚子根本不會影響美觀,也不會給人身材焦慮與窘迫感。(90年代女明星都微胖,穿搭也照樣美)
熱巴很是豐腴時也別有美感,張雨綺如果骨瘦如柴這條綠裙子也會缺一點時尚。
在面對這樣一個自然身材現象的情況下,服裝審美的偏好依然是「零贅肉審美」。
甚至一些品牌還會把尺碼改小,那種絕對意義的平坦小腹,就是在強行約束身材與違背正常生理機制。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發覺,如果服裝設計會去考慮人體構造,會去主動包容身材,有更多除了小碼以外的衣服給大家穿,也許大部分人根本不會有這些焦慮與煩惱。
大碼女孩也能美
這種衣服對身材限制不光體現在尺碼上,還過分在營銷觀念上——穿不上不是衣服設計的問題,是人太胖太不自律的問題。
服裝設計身材PUA:穿不上是你太胖
打開某書與某音,身材比堪稱「極致纖細」的穿搭博主有非常多。
我們不排除一些人是典型的「小碼」與纖細身材,但人人都神似竹籤,打著「大碼」與「微胖」女孩標籤的穿搭,同樣也是纖細身材的展示,誰看了都會身材焦慮。
還有一些為了營銷衣服的人,慣用「打壓式」銷售手法來讓女性群體買單。
與人格掛鉤的羞辱:穿不上就是太胖,這麼不自律怎麼過好人生?
他人視角的綁架:瘦下來穿上它,你就是人群焦點,世界大變樣。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