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那些出鏡的「嬰兒演員」都是從哪找來的?真相出乎意料
人們在茶餘飯後,或者在休閒時刻都喜歡看電視劇或者電影。人們發現在影視作品中會有一些寶寶的鏡頭,有時候寶寶的一顰一笑能夠很好地契合劇情的發展.
甚至寶寶的哭戲,都讓人感動不已。人們有時在想這些嬰兒演員都是從哪裡找來的,知道真相後的人們不禁感到非常意外。
小寶寶演員從哪裡找的呢?
影視招募
大多數時候,如果劇情需要孩子出現在鏡頭中,一般會首先考慮劇組人員或者導演演員的孩子。如果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就會通過影視招募篩選符合劇情需要的孩子。
有的家長為了賺錢或者讓孩子在影視方面有所發展,會選擇將孩子送去參加人員選拔。甚至一些孩子父母會把在襁褓中的嬰兒送到劇組去拍戲,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假」寶寶
根據劇組當時的拍攝要求來定,如果沒有切近景或者拍特寫鏡頭,還有一些有危險的情節,一般不會用真人寶寶參加演出。
所以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演員抱著孩子有可能只是道具假嬰兒。使用道具嬰兒對於拍攝來說更加方便,因為孩子可能會因為緊張會啼哭害怕,會影響劇組的拍攝進度。
特效製作出來的寶寶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在作品中也會用到一些特效。人們也許沒有發現,許多影視作品中的嬰兒都是特效製作出來的。
在國外的劇組中,經常會使用一種機器嬰兒。這些機器人可以模仿真實幼兒的表情和動作,在拍攝完之後通過後期製作會變得更加自然。
拍攝過程中孩子不配合怎麼辦?
有時候拍攝小寶寶的戲比成年演員更難,因為演員可以配合導演的要求進行拍攝,而小寶寶不會聽這套。
許多劇組對拍小寶寶的戲感到很頭痛,有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挑選雙胞胎或者三胞胎來一起拍攝。
如果拍攝過程中有一個寶寶不配合或者哭鬧,可以換另一個寶寶繼續拍攝。
嬰兒階段的雙胞胎寶寶長相難以分辨,所以非常適合劇組進行拍攝,同時也能節省劇組時間。
有時候要拍攝演員在產房的情節時,如果用出生幾個月的孩子來拍攝,觀眾一看就有出戲的感覺,會感到非常不真實。
於是劇組為了貼近劇情,會選擇雙胞胎或者多胞胎中發育比較弱小的孩子充當新生兒。這樣一來,拍攝更加真實。
嬰兒演員的收入是什麼水平?
在國外的一些規定中明確指出,出生十五天以後的寶寶才允許拍戲。許多國家重視孩子的權利,會對幼兒拍戲有更多的限制和要求。
比如有的國家規定嬰兒每天拍攝時長不能超過20分鐘,否則將違法。也有的國家規定幼兒拍戲,一天不允許超過幾個小時。
至於這些小「演員」的片酬都不一樣,有時候是劇組人員的孩子客串幾個鏡頭,不會要報酬。
如果是招募來的演員,會按照出現的鏡頭數量和時長給予孩子應得的報酬,一般在幾百元或者幾千元之間。
嬰兒拍戲有危險嗎?
有人在影視作品中會看到一些危險的場景,不由得為拍攝的小寶寶安全感到擔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時人們會議論為什麼孩子父母捨得讓自己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拍攝這麼危險的戲份,難道就不怕孩子在裡面受傷嗎?這麼小的寶寶怎麼能夠適應呢?
其實大家看過實時拍攝的花絮就知道了,拍攝的全程,寶寶父母都會在旁邊跟著,他們會及時的安撫孩子,讓孩子能夠配合拍攝。
至於一些危險的鏡頭和場景,一般都是遠景,會用道具寶寶或者後期合成的。雖然在影視作品中看著非常危險,其實在拍攝現場是非常安全的。
許多帶著孩子來劇組拍攝的父母,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能在電視上露面或者積累拍攝經驗,以後讓孩子在演藝圈發展。
另一方面父母能夠通過孩子演戲得到報酬,有時候孩子拍戲賺的錢比自己工作賺的還多。
許多家長甚至在自己寶寶出生之前就與一些影視機構簽好了拍攝協議,等自己寶寶出生以後讓寶寶進行拍攝。
對於這樣的父母,他們給出了理由,這樣可以緩解孩子出生後的經濟壓力。對於讓孩子去拍戲,許多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但是父母應該多考慮孩子的心理和現實條件是否適合拍攝,而不是因為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將孩子當成賺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