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子結婚,姐夫準備了一萬紅包,扭頭卻被岳母拒絕:這錢不對啊
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一段婚姻關係不僅僅需要懂得去經營兩個人的關係,兩個人的感情,在很多的時候也是需要去懂得處理好自己的小家與彼此原生家庭之中的關係,用一句話來說:
「婚姻是你脫離你的家庭,我脫離我的家庭,我們共同去成立一個新的家庭。」
這也是現在很多的婚姻中人們最常說的,也是最需要去讓彼此理解的一句話了,在兩個人的生活中,也許會產生矛盾,也許會產生爭吵,但是只要是兩個人的事情,那都是彼此之間好好去溝通,好好去交流,去包容就可以改變,兩個人的事情都好說,都容易去解決,但若是有些問題涉及到彼此的原生家庭的時候,一切就沒有那麼的容易的去解決了,這時候更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家庭素養,以及自己的處理家庭關係的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婆媳矛盾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家庭矛盾,往往婆婆與兒媳之間常常會產生矛盾,而這些矛盾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是因為兩個人以往的生活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狀態有不同,這才會漸漸的出現爭吵,而這種爭吵在很多的時候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這時候考驗的便是丈夫在其中的態度以及方式方法了,只有丈夫懂得去處理這種矛盾,這樣的話才能夠更好的讓家庭變得和諧,變得更好。
當然除了這種矛盾之外,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種矛盾是很難去解決的,那就是將原生家庭的利益放在小家庭的前面,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總是先以原生家庭為主,最後導致小家的破裂,之所以說這種的矛盾很難解決,是因為那是一種家庭觀念,更是一種多年的思維方式,這種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嚴華(化名)的婚姻
嚴華跟妻子楊麗(化名)已經結婚五年了,兩個人在五年前是通過身邊的朋友介紹認識的,當時的兩個人其實在家庭條件方面都比較的匹配,合適,再加上見面之後的第一印象也比較的不錯,這才讓兩個人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畢竟是相親,其實兩個人也更多的會以結婚為主,也更多的計劃著等到結婚之後再慢慢的培養感情,所以很快的就進入了婚姻生活。
在這五年的婚姻生活中,其實感情也一步步地培養了起來,嚴華是個老實人,在生活中處處的都讓著楊麗,並且很多的事情也不會跟楊麗計較,這才讓兩個人的婚姻感情十分的順利,就像是大多數普通的家庭一樣,過著平淡的日子,而楊麗也是個性格比較溫和的人,也懂得過日子,只是在一些事情的方面有些執拗,比如自己的原生家庭。
楊麗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弟弟比自己小七歲,在結婚的時候嚴華就曾擔心過楊麗會不會是個扶弟魔,因為當是的彩禮要的並不低,十六萬的彩禮,而結婚後楊麗家裡的陪嫁並不多,只有五六萬塊錢,當初給的理由也也是因為父母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加上弟弟以後還要結婚,所以就給家裡多留了一些,當初的嚴華也表示理解,畢竟男孩子結婚也是個大事,各方面的花銷也很多,所以也就不想過多的去小題大做,在婚後的生活中,楊麗的生活態度很多的時候也讓嚴華有些不滿,比如在楊麗的心裡,剛結婚的頭兩年總是想著自己的家裡人,每次回家都會買很多的東西,而且每次也都會給家裡的父母留一筆錢,這讓嚴華心裡有些不滿,但是卻也不好說,因為這錢本身就是楊麗自己的存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家裡的條件也不差,所以就同意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直到前段時間小舅子要結婚的時候,嚴華徹底地跟楊麗的娘家人產生了不滿。
在剛得知了小舅子要結婚的這件事情之後,嚴華就跟楊麗商量過這件事情,想著到時候給小舅子包個大紅包,就不幫助置辦家裡的家具家電了,因為在當地很多家庭中的弟弟妹妹結婚的時候,家裡人都會幫助送一些家具家電,可是嚴華當時覺得置辦家具不如直接給錢,年輕人手裡有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才好,所以就準備了一萬塊錢當做是紅包了,楊麗本身對這件事情也沒有特別的反對,這一萬塊錢不少了,因為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是送個冰箱,沙發之類的家具家電,然後隨個禮,加起來往往還不足一萬,所以嚴華主動提出給一萬的紅包的時候,楊麗也不反對。
可是儘管嚴華這樣準備了,卻被丈母娘拒絕了,拒絕的原因不是嫌多,而是嫌少了,丈母娘一聽要給一萬的時候,心裡十分的不舒服,直接跟楊麗說:
「你跟他說不用準備錢了,你弟弟現在還沒有車,家裡也沒有準備的買車的錢,但是車現在又不能沒有,他媳婦家裡的回禮就不打算買車了,當做他們結婚後的開銷,你跟嚴華商量商量,給他買輛車就好了。」
楊麗聽到這話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愣了一下,買車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也不是小錢,就跟母親說:
「買車太貴了,你這要求我答應不了,買輛車十來萬,這哪行。」
母親卻說:
「不是讓你們全款買,你們付個首付就行了,能多付的話多付點,給你弟弟減輕點以後的生活壓力,嚴華工資也不低,你這親姐姐也得多為你弟弟考慮考慮。」
母親的話讓楊麗妥協了,說是回去跟嚴華商量商量,這就是楊麗最大的缺點了,在很多的事情上面都沒有自己的主見,尤其是在面對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方面,更是很聽話的一種表現。
嚴華聽到楊麗的傳話之後,也是驚訝不已,反駁楊麗:
「讓我們給買輛車?這是覺得我們得多有錢,咱倆的這日子還沒財富自由了,幫不起幫不起,你跟媽說下,買車不行,沒有錢。」
楊麗說:
「我媽說首付管了就好了,以後的貸款他們自己還。」
嚴華聽卻說:
「首付也得花錢啊,現在誰家結婚是讓姐夫姐姐給買車的,咱們沒錢,你給他們說一下買不起,就這一萬塊錢。」
楊麗也抹不開面子,還是說:
「要不就買一輛吧,首付也就五萬塊錢左右,咱們不是有一張卡一直在銀行放著呢,裡面也有三萬塊錢,到時候加起來四萬來塊錢,剩下的我找我媽他們要,畢竟是我弟弟,我爸媽的身體也不好,咱們能多幫一點就多幫一點吧。」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嚴華一聽生氣了:
「咱倆都結婚這麼多年了,孩子都能打醬油了,你咋還胳膊肘往外拐了,你媽怎麼不替我們考慮考慮,我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麼?反正就是不行。」
楊麗也不願意爭辯了,但是楊麗也沒有將這事告訴父母,隔天嚴華拿著一萬塊錢去了小舅子家裡,趁著岳父岳母都在,他將準備的一萬塊錢拿了出來,給了小舅子,並且直言家裡沒錢了,但是禮數不能少了,一萬塊錢當做是給小舅子置辦家具家電了。
岳母一聽趕緊拒絕:
「這錢不對啊!我不是跟楊麗說你們家裡給她弟弟準備個車子的首付麼,他們結婚還沒有買車呢,就指望你們給買輛車,他們以後自己還貸款了。」
嚴華聽後也是好聲好氣地說:
「媽,買車是個大事,一個是我們沒錢啊,我自己還一直想換車了,但是沒錢麼,實在是沒錢買車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不料小舅子這時候卻說:
「首付一個月也就三四萬塊錢,你跟我姐結婚這麼多年了,不相信你們三四萬存款都沒有。」
岳母也隨之接著說:
「嚴華,你們負責給他買輛車吧,我們老兩口確實是沒錢了,不然這車我們就買了,楊麗上次還答應了回去跟你商量呢。」
嚴華卻說:
「我們家我做主,沒錢買車,就一萬的紅包,你們要是覺得不樂意,不想收,那我就拿走了,買車是不可能的,首付一輛也得幾萬塊錢,沒錢了,楊麗不好意思拒絕是因為她心裡還是很在意你們的,害怕你們失望,傷心,但是這事我不能答應,都是普通家庭,拿不出那麼多的錢。」
隨著嚴華的拒絕,岳母的表情也十分的不好,一家人頓時沉默了下來,而嚴華收拾了東西就要走了,說:
「媽,小舅子結婚,我做姐夫的幫助幫助,包個大紅包沒問題,但是不是就必須要給包辦了,我也不是有錢人,楊麗是你們的女兒,也是他的親姐姐,這些事情不好意思張口拒絕,但是你們不能這麼不懂禮,我給一萬塊的紅包不算少的,但是你們執意要車的話,那我無能為力了。」
岳母也沒有留嚴華,讓嚴華就這麼離開了,而這件事的發生雖然是個插曲,後續也沒有過多地去爭吵了,但是對於嚴華來說,以後對於娘家人還是會多留一個心眼的,而楊麗雖然不算徹頭徹尾的扶弟魔,但是確實在很多的時候都不願拒絕父母以及弟弟的要求,因為她是家裡的長女,思想總是想著要多為父母考慮,為弟弟考慮,嚴華也不為難楊麗必須要改,但是卻也勸說楊麗要多為自己的小家庭考慮。
寫在最後:
楊麗的狀態似乎也是生活中一部分女人在婚後的經歷了,一方面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弟弟,有著血緣關係,有著至親的過去,但是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丈夫,未來的感情寄託,生活依賴,往往在兩個家庭產生分歧的時候,也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娘家人,為娘家考慮,這其實是不應該的,小家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未來,需要自己好好的考慮,好好的經營,雖然說楊麗並未過多的去用小家的利益去彌補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卻也沒有為自己的小家說話,而嚴華則不同,更多的維護了小家的權益。
所以說在日常的生活中,任何的家庭關係中也是更加的需要夫妻之間去好好的溝通,好好的交流,好好的去化解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同心同德去維護自己的小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