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家裡缺米麵油了,回來的時候買上。」東西要春日青買,不論春日青多忙,婆婆都會直接一通電話打來,命令她,也不管這麼多東西她能不能夠拿的動。
「兒媳,地怎麼又髒了,你今天收拾了沒,沒有的話趕快收拾,真是亂的像豬圈一樣。」只要家裡有一點不幹凈,婆婆都會生氣地斥責春日青,無論春日青今天多麼忙碌,多麼辛苦,身體多麼疲憊,婆婆都會要求她將家裡收拾整理的一絲不苟,而婆婆自己,從來沒有對家裡收拾過一下。
「兒媳,你今天做的飯怎麼這麼難吃,口味這麼淡,一點兒味兒也沒有,家裡缺鹽了,你不會買嗎?不要拿這些東西來敷衍我,做好你當兒媳的本分。」婆婆不光會指揮春日青做家務活,還會對她做出的貢獻指指點點,甚至有些時候還會搬出來婆婆的架勢,控訴春日青不會做兒媳的本分,春日青不知道做兒媳的本分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她只覺得自己現在又辛苦又委屈。
於是有一次,她終於在指揮和責罵中爆發了:「媽,我叫您一聲媽,是為了尊重您,也是為了我們能夠處好關係,但是你尊重過我嗎?你有把我當成你的親生孩子嗎?你有管過我多辛苦,多累嗎?我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回來還要看著您一邊往地上扔瓜子皮,一邊再讓我掃地,真是夠了。」
03.關係和諧。
婆婆似乎也沒有想到春日青這麼突然的反抗,她愣了幾秒鐘,於是大聲的哭天喊地,還和兒子哭訴的說到:「這是她做媳婦兒的態度嗎?我又沒有怎麼著她,她就這樣,指著鼻子罵我,我真是太委屈了。」
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兒子並沒有向著她,而是說她平時做的太過分了,春日青才會這樣。
經過這次吵架之後,婆婆和小姑子明顯就收斂很多,但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近婆婆和小姑子總是這病那痛,每天她們倆對著春日青哭訴,最近胳膊抬不了,腿也伸不直,不能聞油煙,手也不能泡水,頭疼腦熱,都是她們慣用的計量,春日青無奈,只好繼續給她們做飯洗衣,但是春日青隱隱約約感覺到,她們利用的就是自己的善良,而並非真的痛苦,因為春日青偶然發現,她們跑的比誰也快,叉起腰罵人的時候比誰也狠。
於是春日青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和她們大吵,就回到了自己娘家。
春日青沒有想到的是,婆婆怕油煙不做飯,小姑子怕傷手不洗衣,作為兒媳的她回娘家7天,她們全都好了。
春日清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招竟然這麼奏效,於是她就裝作婆婆和小姑子病好了,沒有拆穿這一切,而是繼續與她們和睦相處,但是春日青發現,婆婆和小姑子做這些家務的時候,總是惡狠狠的看著她,於是春日青在一天晚上,她問了丈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丈夫才和她說:「我知道她們是裝病的,用來支配你,我早就說過,我不希望你做牛做馬,而希望你嫁給我是幸福的,所以你回娘家,我就訓斥了她們一番,如果她們不把你當家人,就是不把我當家人。」
春日青這才瞭然,原來是丈夫再幫自己,他愛自己,所以才願意與自己共同生活和奮鬥。
04.不值得就不要。
很多時候,我們要分清對方對我們的態度,沒有回應的愛,不值一提,不論對誰也一樣,我們真心誠意的對待一個人,自然是希望能夠和他有一段良好的關係,所以我們的付出不過是為了儘早的達到這一個目標,而不是為了讓我們成為別人奴隸,任人使喚,如果對方沒有一點兒回應,相反,把我們的愛當成工具,那我們就要立馬停止,不值得的人就沒有必要和他深交,任何關係都一樣。
婆媳是不同年齡不同思想不同立場的兩個人,自然生活在一起,面對問題的解決,面對事情的走向,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所以在這些不同當中,自然會產生分歧和矛盾,這也就是婆媳關係為什麼永遠緊張和嚴峻,而作為丈夫就應該去協調和解決,母親固然重要,但是選擇義無反顧嫁給自己的妻子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兩個人又怎麼忍心讓他們不停的爭吵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