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有時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讓孩子過得更好,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卻有兩種,有一種是來報恩的,另一種則是來討債的,但不管是哪種,親情始終會伴隨一生,也無法輕易割捨,孩子孝順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分寸,畢竟孩子成家後也有自己的家庭,若是孩子不孝,自然也要給自己留有後路,切莫盲目的順從,免得到了晚年生活卻老無所依。
徐阿姨和老伴都是普通的打工人,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大半輩子賺來的錢都用在了子女身上,為了能夠減輕家裡的負擔,也抱著養兒防老的想法,徐阿姨和老伴也就有些重男輕女了,自從女兒高中畢業後,就要求她輟學外出打工。
後來還要求她每月要上交一半工資,女兒最終受不了這樣的壓榨,便選擇了遠嫁,再也不和父母聯繫,徐阿姨卻不覺得有什麼,在她看來,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心思也只會在婆家身上,而自己和老伴能夠依靠的就只有兒子,所以並不在意女兒的感受。
然而,好不容易盼到兒子談婚論嫁,徐阿姨掏空家底也就湊出了30萬塊錢,就想著給兒子買房子時作為首付,可沒想到準兒媳的家境很不錯,女方家也早就準備了一套陪嫁房。
徐阿姨自然開心,別人家娶媳婦都是彩禮又高,還要房要車的,可自己家就輕鬆多了,女方要求也不多,還陪嫁了一套房子,後來房子裝修好了,兒子也把他們接了過去,徐阿姨越看越開心,可隨著兒子的介紹,徐阿姨卻覺得有些奇怪,兒子似乎沒有給自己預留一間房出來的打算。
後來徐阿姨悄悄地問道:兒子,你這房子挺好的,不過哪間房是留給我們以後養老用的?兒子一聽臉色就變了,隨後吞吞吐吐地說道:媽,別開玩笑了,這房子是女方家出的錢,寫的名字也是我媳婦的,就是害怕以後婆媳間會相處不來,所以並沒有給你們留房間,而且我岳父岳母他們也不打算過來住,這房子就是給我們的,你們要來住,短時間就可以,住太久就不合適了。
徐阿姨聽完頓時生氣了,指責兒子不孝順,是個白眼狼,而且娶了媳婦就忘了娘,可兒子卻不覺得有什麼錯,畢竟房子是女方家買的,自己也確實沒資格做主,最多以後每月給父母一些生活費。
兒子的表現讓徐阿姨的心裡很不是滋味,自己重男輕女,為了兒子不惜和女兒斷了聯繫,可到頭來兒子卻是這個態度,她本想找兒媳理論下,卻被兒子攔下說道:媽,別鬧了,難道你要把我的婚事給拆散了你才甘心嗎?別再讓我為難了。
徐阿姨聽完心裡特別難受,自己辛苦養了二十多年的兒子,心思卻全在媳婦身上,後來徐阿姨越想越委屈,同時也覺得自己脫不了責任,若不是自己對兒子太過縱容,什麼事情都順著他,或許今天就不會鬧到這個地步了,可惜後悔也沒用了,木已成舟,徐阿姨和老伴只能想法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了。
孩子長大了,自然有成家的一天,而有了自己的家庭,就需要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父母也應該把握好距離,而不是什麼事都想著摻和一腳,若是橫加干涉太多,不僅會給兒子造成困擾,也會讓彼此間產生隔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對於子女,父母也要一碗水端平,若是太過於重男輕女,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不利的,女兒會心生不滿,也會選擇逃離這樣的家庭,兒子會不懂得感恩,我行我素,絲毫不會在意父母的感受,抱著偏袒的想法養育子女,那家庭教育無疑是失敗的,最終只會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