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亭如,一個對於年輕觀眾來說較為陌生的名字,卻在80年代響徹大江南北。
在當時日益熱絡的電影娛樂化討論中,人們對於明星的關注幾乎到了狂熱程度,明星們也更頻繁地出現在了銀幕、雜誌、報紙等媒介之上,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添料加碼。
作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初代女星,殷亭如並不像當時富有青春氣息的陳沖與劉曉慶,也不同於隱隱顯露憂鬱氣質的潘虹,更有別於演技純熟的斯琴高娃。
但她仍以清新脫俗、文雅端莊的獨特氣質在群星璀璨的80年代占據了中國銀幕的一席之地,成為了令人矚目的公眾人物。
如此地位的一代女星為何在事業巔峰時銷聲匿跡,又為何在垂垂老矣時客死異鄉?我們或許可以在其光影人生中尋得答案。
一、從女知青到女演員
1981年,殷亭如初次登上銀幕,在執導過《生活的顫音》的著名導演滕文驥的新戲《甦醒》中飾演田松這一角色。
雖是小配角,她也十分賣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表演的成功也與殷如亭自身的生活經歷不無關係,劇中的女青年田松落落大方、朝氣蓬勃、彬彬有禮,生活中的殷如亭也有著較好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經歷。
1955年,殷如亭出生在上海市一個高級工程師的家中,全家人無一例外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殷如亭自小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難免耳濡目染,喜歡上了數理化等學科,不出意外,她也會成為父母親一樣的工程師。
然而,在上山下鄉的號召中,作為知識分子的殷亭如也被下放到了杭州灣的一個農場進行勞動。
突然間,從窗明幾淨的教室走到田間地頭,彼時還不滿20歲的殷亭如也不得不思考起自己的前途與未來。
在一次偶然中,她參加了農場業餘宣傳隊的活動,憑藉自己姣好的外形條件和清亮溫柔的嗓音條件驚艷了眾人,也順理成章的留在了宣傳隊,甚至還擔任了宣傳隊隊長一職。
三年之久的宣傳隊生活為知青們的鄉下生活賦予了許多的樂趣,也極大地提升了殷如亭的藝術素養。
回到城市後,殷亭如並沒有放棄在鄉野中產生的藝術興趣,想在藝術上取得進一步成就的她在1977年考入了上海第四師範學校音樂班進行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當音樂教師。
教書育人對於一向不喜說教的殷亭如來說是個挑戰,這份令人羨慕的好工作並沒有帶給她想像中的成就感,反而堅定了她的轉行之心。
1980年,她考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進修結束後開始在上海樂團擔任報幕員一職。
也正是這次轉行,讓前來觀看音樂會的滕文驥導演看到了這個氣質脫俗、溫婉靚麗的報幕員身上的潛力,力邀其參加自己新戲《甦醒》的拍攝,許諾將會為其分配一個適合她的角色。
面對著名導演拋來的橄欖枝,殷亭如滿心歡喜卻也憂心忡忡,直到拍攝結束的那一刻,她才鬆了一口氣,演戲好像也沒有那麼難。
電影上映後,新人演員殷亭如並沒有被名氣沖天的陳沖掩蓋光芒,本色出演的她為銀幕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招來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觀眾的誇讚為其注射了一劑強心針,也為其敲開了演藝之路的大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二、從新人演員到女明星
1982年,殷亭如再次出演滕文驥導演的新作《都市裡的村莊》,飾演一個堅毅剛強,熱愛本職工作卻被孤立的「勞動模範」丁小亞。誰知,這個消息一出,便引起了眾多爭議。
這一角色與上一部戲中的女青年身份不同,殷亭如需要飾演的是造船廠的一個女電焊工,但長相靚麗洋氣的她讓人很難聯想到女工形象,角色的適配度與演繹難度再次對銀幕新人殷亭如發起了挑戰。
在導演與影迷朋友的的鼓勵下,殷如亭出演了這一與本人相距甚遠的角色。片中,她的表演質樸自然,對人物刻畫生動形象,獲得了界內與觀眾較高的評價。
緊接著,殷亭如又相繼在電影《鍋碗瓢盆交響曲》和《鄉思》中出演了飯店服務員與農村女教師等角色,令人眼前一亮,為了飾演好這些角色,她也去實地體驗不同角色的生活,在表演技巧上獲得了極大提升,也在業界內外積攢了良好聲譽。
至此,銀幕新人殷亭如也憑藉這幾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在明星行列中站穩了腳,與陳沖、劉曉慶、張瑜等人一起登上掛曆、雜誌封面,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掛曆女王」。
事業發展如火如荼之際,殷亭如再次走到了人生抉擇的路口。
三、放棄演藝事業,孤身赴美進修
隨著中國對外交往大門的敞開,許多人開始走出國門,尋求進一步的發展。
為了尋求個人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殷亭如也在1985年放棄了國內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自費走出國門,遠赴美國留學,考入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電影專業學習。
理論知識得到系統學習與鞏固後,殷亭如又考入俄亥俄大學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讀書期間,殷亭如也並未荒廢表演技能,在1987年應滕文驥導演邀請主演了影片《大明星》,飾演一位夢想成為大明星的普通工人亭亭。
影片中的亭亭載歌載舞,在奮鬥與拼搏中成為了廠里初露鋒芒的「大明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一角色也與影片外的殷亭如形成互文,完成了觀眾對其明星形象的完整想像與建構。
當時的她絕對沒有想到,這將是她在中國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1989年,殷亭如在美國參與了香港電影《警察也移民》的拍攝,飾演留美華僑女學生沈菲菲一角,這一角色也再次與殷亭如銀幕外的真實人生重合。
銀幕中沈菲菲在美國與男友鄧光浩的感情在案件真相大白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銀幕外的殷亭如也與自己的一生摯愛黃穎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
四、遇到真愛,回歸家庭
黃穎恆在無意間闖入了殷亭如的生活,卻永遠地改變了其人生的走向。
《大明星》拍攝結束後,殷亭如回到學校,繼續未完成的學業,卻也在此時遇到了一生所愛的男人。
能夠讓一代影星為其傾心的黃穎恆也並非俗人,畢業於哈佛大學的他在完成自己碩士研究生學業後就職於IBM,成為了一名工程師,而這一職業恰恰是成長於工程師家庭的殷亭如最為熟悉的。
有著相近的教育背景和家庭出身的兩個人興趣相投,很快便從無話不談的好友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戀人。
1987年,兩人正式結婚,結為夫妻。
婚後的殷亭如生下了兩個漂亮的女兒,開始沉寂於影壇,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家庭生活當中。
時光悄然流逝中,兩個女兒慢慢成長著,殷亭如也再次成為了一名教師,教國外學生學習中文。
曾經不擅說教的她已經在與女兒的相處中掌握了教育的方法與心得,這份工作不會再難倒她了。
中年喪夫,生活變故令其崩潰大哭
令人艷羨的生活很快被突如其來的災禍打斷了,先生黃穎恆突發疾病去世了。生活的重擔和撫育女兒的重責使其無暇細細療愈愛人驟然離世帶來的傷痛,如何帶著兩個女兒在美國繼續生活成為了她的當務之急。
回顧前半生,縱有輝煌前程,卻也在長期背井離鄉中被消磨殆盡了,如今的國內影視圈無人再識殷亭如是誰,回國發展並無希望。
茫然四顧,她猛然發覺沉溺於小家庭溫暖中的自己也並沒有在美國建立自己的圈子和人脈,自己能做的唯有努力守好自己僅有的教師崗位,換得女兒們的生活繼續。
生活帶來的無力感再也無人幫忙消解,此刻的殷亭如只能在午夜夢回之際,掩門崩潰大哭。
客死異鄉,再也無人知曉一代影星殷亭如
長久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壓得這個中年女人起不來身,最終,年僅62歲的殷亭客死異鄉。
從1980年的《甦醒》到1989年的《警察也移民》,五部影片,短暫的十年銀幕生涯塑造了一個秀麗溫婉、端莊脫俗的女星殷亭如,也串聯起了一代影星輝煌而燦爛的前半生。
從女知青到女演員,從新人演員到女明星,從盛極一時到銷聲匿跡,殷亭如在銀幕外的生活令人羨慕也令人唏噓。
佳人已逝,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銀幕角色將永遠伴隨八十年代的記憶一起,在無數觀眾心中組成鮮活又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