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的話,丁志誠就會被踢出去,所以他才半腳進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1985年,經過多次放映,丁志誠終於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站穩了腳跟。
他雖然在夢想劇的舞台上,但只能演一個小配角,根本無法站在舞台中央,連後勤都可以。
話劇舞台上有很多優秀的演員。丁志誠知道自己不能急於求成,所以耐心地請教了前輩,提高自己的表現。
丁志誠非常努力地練習基本功,每天早早地去劇院排練。
只是丁志誠的表演水平提高了,但他還是扮演那些角色,或者是客串,在舞台上只有幾秒鐘。
這根本不是丁志誠想要的生活,尤其是工資微薄,妹妹和父母還需要他養。
尤其是姐姐終於找到了心愛的人,家裡條件不好,吃不飽,穿不暖。
丁志誠想幫助姐姐,說一定要讓姐姐過上好日子。
於是,丁志誠想了其他辦法,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當演員。
思索了幾天,丁志誠沒有給出答案,眼下最重要的是賺錢。
聽朋友說裝修很賺錢,丁志誠決定做裝修生意。
丁志誠還是有經營頭腦的,裝修生意做得不錯。
雖然賺的錢不多,但至少可以讓父母和妹妹過上好日子。
丁志誠不能為生活的物質發愁。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丁志誠並沒有放棄演戲,還會演一些角色。
很快,丁志誠的堅持迎來了一個好機會。
1995年,丁志誠已經從一名軍人轉為話劇舞台配角,在舞台上的時間越來越長。
雖然離主角還很遠,但對他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丁志誠有更多的表現機會,更多的人不會看到他的表現能力,一有機會他就會來找他。
丁志誠的朋友們看不了他的話劇表演後,都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只是缺少了一個機會。如果有合適的,他會介紹給他。
丁志誠的朋友看了趙寶剛導演的趙寶剛情感劇《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